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7-06
□汪涛 路聪 吴亚丽
2021年,张炳才老人承办一个免费的武术教学班,带动广大居民群众加入强身健体行列,也为弘扬武术文化贡献力量。
武德,专指以武的行为特征、以仁义为准则的修习武术之人的言行举止操守准则。武者,止戈也。中国古代师父传艺前都会指着武字对弟子讲解武也止戈也,也就是说学武之人拿起兵器之前应该先学会放下兵器。
在张炳才这里,同样如此。“习武之人讲究武德。人格是第一,凡是品德端正,喜爱武术的人,我都会教授。没有武德的人,我坚决不教。”在具体的教授过程中,他根据每个人的性格、年龄,分别让他们学习不同的武术,做到因材施教。
“比如像那种攻击性比较强的功夫,我从来不教小孩子,因为他们的心智没有成熟,我教他们就是害他们。”正是因为挨过打、知道疼,张炳才更明白恃强凌弱是错误的行为。
“来,我这么比划给你看就明白了,像这种具有攻击性的功夫呢,就不能随便教给大家,尤其是孩子,用来防身还行,要是心智不够成熟,很容易造成不好的后果。”张炳才严肃讲道。
张炳才称:“成年人学武,也要了解他的秉性,如果是个莽撞容易冲动的人,一样不能教,下手没有轻重,仗着自己会功夫到处惹祸,这绝不是我开设教学班的初衷。”
有史志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禁暴、戢战、保大、公定、安民、和众、丰财。由此可见,古时候把武德看得多么重要。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前进,武德的涵义也随之变化,成为一种时代的精神文明。张炳才希望自己的武术教学班能发扬光大,让功夫文化走得更远、更久。 (《东楚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