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运城时空>

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5-17

吴 仪

2023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对全党为什么要开展大规模调查研究、就什么内容开展调查研究、怎么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研究要取得什么样的成效等一系列基本问题进行深入阐述、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提供了行动遵循。

重视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当前,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攻坚克难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这个时候,党中央提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既是新时代背景下深刻把握世情党情民情的迫切需要,也是凝心聚力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的必然要求,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作为领导干部,必须要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调查研究有利于增强干部决策的科学性。科学决策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职务提升就自然提高的,必须结合具体工作,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做好调查研究是作出科学决策的前提。毛泽东同志曾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邓小平同志指出:“离开了调查研究和实事求是,任何天才的领导者都不可能进行正确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正确的贯彻落实离不开调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并身体力行,在他从政生涯中一直保持深入调查研究的工作习惯,为党员干部树立了典范。1988年,习近平同志到宁德任地委书记。任职之初,一些干部群众希望他能新官上任“三把火”,即修建福温铁路、开发三都澳港口、建设中心城市,这是当地干部群众的三大梦想,想要以此改变宁德落后的面貌。但习近平同志却没有急着烧“三把火”,而是深入全区9个县以及邻近的浙江南部,开展为期近一个月的调查研究。调研之后,他认为,宁德现在还不能烧这“三把火”,老百姓连温饱都成问题,区情、区力根本不具备跨越式发展的条件,而应当把解决吃饭穿衣住房为内容的“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才能为下一步实现跨越发展打基础、创条件、蓄能量。正是调查研究为宁德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为了防止和克服决策中的随意性及其造成的失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必须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决策的必经程序。”

调查研究有利于锤炼求真务实的作风。《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回答‘六个如何始终’的现实需要,是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有效途径。”党的优良传统是密切联系群众,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调查研究正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途径。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里对于调查研究和主观主义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提出了三个不注重的问题作风:“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他指出:“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并作出结论:“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真正意义上的调查研究,始终是贴近人民群众的,始终是与“四风”为敌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的形式主义的调查研究,颐指气使、警车开道的官僚主义的调查研究,有名无实、游山玩水的享乐主义的调查研究,讲排场比阔气、拉关系搞人情的奢靡之风的调查研究,不是真正的调查研究,而是变了味、走了样的调查研究,我们都要坚决反对。因此,调查研究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作风。能力高不高,态度好不好,作风实不实,直接关系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第一条便是要改进调查研究,足见其重要性。

调查研究有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有效性。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是沟通认识与实践的知行桥梁,是我们深入基层、分析问题、探索规律的重要方法。《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指出:“当前,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各种风险挑战、困难问题比以往更加严峻复杂。”这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环境作出的正确判断。在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涵盖领域的广泛性、面对风险挑战的严峻性、涉及矛盾问题的复杂性、体制机制改革的艰巨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必须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这就迫切需要通过调查研究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发展难题的新办法新路径。因此,唯有深入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才能顺时应势发现真问题,为实行科学有效治理发挥奠基性、前提性、先导性的作用。

  把握四个环节,练好调查研究基本功

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要紧紧围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直奔问题去,实行问题大梳理、难题大排查,着力打通贯彻执行中的堵点淤点难点”,尤其是要“做好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调研、破解复杂难题的对策性调研、新时代新情况的前瞻性调研、重大工作项目的跟踪性调研、典型案例的解剖式调研、推动落实的督查式调研”。这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既要着眼宏观,立足于国家大政、时局大势发现问题,也要着眼微观,贴近百姓、贴近基层发现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增强深入调查的能力。要做到深入调查,必须要亲自出马。“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要亲自摸清吃透情况,掌握第一手材料,不要吃别人嚼过的馍。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走进群众,做到问计于群众、问计于实践。同时,要掌握方式方法,坚持因地制宜。考虑好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和重点问题,综合运用座谈访谈、随机走访、问卷调查、专家调查、抽样调查等方式,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坚持辩证思维,增强分析研究的能力。调查是前提,是基础,是获取和掌握第一手感性材料的途径。研究是分析,是升华,是通向理性认识的途径。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对收集到的情况和资料,特别是对那些具有普遍性和制度性的问题、涉及改革发展稳定的深层次关键性问题,以及难题积案和顽瘴痼疾等,要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论证,找准根源和症结,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措施。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转化运用的能力。调研的最终目的不仅在于说明“是什么、为什么”,更在于回答“做什么、怎么做”。所以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首先要抓住关键。把经过充分研究、比较成熟的调研成果,及时上升为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措施。其次要反复研究。对尚未研究透彻的调研成果,要更深入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完善后再付诸实施。最后要实时跟进。对已经形成举措、落实落地的成果,要及时地跟踪和评估,加强对调研完成情况、问题解决情况的督查督办和跟踪问效,作出调整和优化,继续推动决策落实,最大限度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