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5-10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平在光明网撰文指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统筹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但意义重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以下简称“四大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以弥补市场失灵带来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最终实现区域间相对平衡发展。具体可从战略统筹、空间联通、功能互补和民生保障四个方面设定目标,通过更加有效的机制创新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是战略统筹。统筹并扎实推进四大战略落实,特别是加强四大战略之间的联动,以实现缩小区域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的三个具体目标。发挥主体功能区战略在区域发展定位和优化区域发展格局的决定性作用,加强区域重大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支撑,将新型城镇化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有机结合,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助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落地。
二是空间联通。空间联通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条件和纽带。要强化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以及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增强空间联通的深度与广度。
三是功能互补。功能互补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需通过构建对口支援、合作框架、利益补偿、全国统一大市场等区域合作机制,打破要素在区域间流动的壁垒,促进城乡、区际间功能互补,真正实现城乡间、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四是民生保障。民生保障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两个方面,即保障各地区人民在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文化体育、残疾人服务等领域获得大致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城乡、各地区间的人民基本生活质量,逐步缩小城乡和区际收入差距,助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