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5-10
张新闻 刘英凯 整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推进清廉运城建设,要把廉洁文化作为关键一环来抓,特别是要用好用足用活运城优秀传统廉洁文化资源。翻开厚重的运城历史,很多清官廉吏的廉政思想、廉政故事,令人敬仰、引人深思。本文介绍的十则清官史话,尤具一定的代表性,值得学习借鉴。
一、裴潜胡床挂壁。裴潜,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人,先后任丞相府参知军事、郡守、刺史、大司农、尚书令等职,虽贵为列侯,但廉洁自约,为世所称。裴潜无论治军还是理政,均卓有成就,两次封侯,是曹魏政权中颇具谋略的朝臣和治绩显著的地方官。但他生活清俭自律,家教严谨,“每之官,不将妻子”。他在兖州刺史任上时,曾经制作了一件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称其为胡床。在他离任时,把胡床挂在了墙上。唐朝大诗人李白有诗赞:“去时无一物,东壁挂胡床。”
二、裴垍拒故人求官。裴垍,字弘中,绛州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唐朝中后期名相。唐宪宗时期,裴垍在中书省任职。有个官职不小的老朋友大老远来拜访他,裴垍非常热情地款待。朋友乘机请他在京城官府为其谋个判司职位,没想到裴垍却说:“公诚佳士,但此官与公不相当,不敢以故人之私,而隳朝廷纲纪”,拒绝了老朋友谋取官职的请求。裴垍的大公无私,由此可见一斑。
三、裴宽瘗鹿。裴宽,中唐闻喜人,历官御史中丞、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等。一生居官清廉,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不徇私情,政绩卓著。《新唐书·裴宽传》载,在他任润州参军时,一日在后圃掘地埋东西,被刺史韦诜看见。韦诜派人去问,他说:“我一向不接受别人送的东西。刚才有人送鹿给我,放下就走。我不敢自欺,只好把它埋掉。”韦诜很赏识他的清廉,就把女儿许配给了他。后来就以“裴宽瘗鹿”用作为官清廉的典故。
四、裴文举身处脂膏不以自润。裴文举,字道裕,河东闻喜人。《周书·裴文举传》记载,裴文举曾任益州总管府中郎。当时,“蜀土沃饶,商贩百倍。或有劝文举以利者”。文举答之曰:“利之为贵,莫若安身。身安则道隆,非货之谓。是以不为,非恶财也。”后来,“文举临州,一遵其法。百姓美而化之。总管韦孝宽特相钦重,每与谈论,不觉膝前于席”。
五、薛仁贵君子之交。薛仁贵,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在成名之前过得非常清苦,生活上全靠朋友王茂生夫妇接济度日,后来从军立了大功,被封为“平辽王”。封王之后,登门送礼的络绎不绝,可是薛仁贵都一一退回,唯独留下了王茂生送来的两坛清水。众人表示不解,薛仁贵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经常资助。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礼不收,却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贫寒,送清水也是他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薛仁贵拒绝金钱诱惑,坚持清白交友,尘埃不沾,成为后世重义轻利、重情轻势的典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