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清明,以生命的名义致敬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4-06

胡春良

清明是时间伸出的桃枝,枝间清词朵朵。

清明是大地舒展的脉络,奔腾永恒的信仰。

清明,有太多的怀念,思念故去的亲人,生命以土为安。死亡是一种平静的皈依。

清明,有太多的美好,不必准备什么,随处是花,向阳而生。生长是一种磅礴的萌动。

一个节气,或者说一个节日,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看起来似乎是悖论,但又那么和谐。生,同阳春一起,淡淡的,从容的,自由的,尊严的,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激情;死,历经了生命历程和时间的洗礼,荣和辱,苦难和幸福,忠诚和背叛,失败和成功,不论走过什么,不论拥有什么,都以平静的方式,托体山河,融入泥土,从此云淡风轻,同岁月一样永恒。

清明,是对生命的致敬!我们看重清明,敬仰清明,因为这是春天的节日和表情。杏白桃红,杨柳飞絮,燕啄春泥,菜花黄、麦苗青等等,就连最不起眼的野草,也会亮出生命的色彩。一切都如此有生命,一切都如此令人心动,向暖向美向爱向上向善,这是生命的一个纬度。但是生命是一种辩证,有生就有死,生是起点,死是终点,生死之间就是生命的历程,也就是生命的奋斗价值所在。不论遇到什么,都是生命的馈赠,能做的也许就是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活出更好的自己。只要无悔地走过,纵然平凡如尘埃、蝼蚁,那么面对死亡时,也是一种豁达与从容!生命也就有了个体价值以及群体价值的个体贡献!我们无法主宰生死,但可以活得有意义。

清明,是和一位伟大人物的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介子推的天地大忠孝,诞生了寒食、清明。忠,是家国情怀;孝,是做人根本。一个节日,诠释了人文经纬。清明,追怀先贤,纪念逝者,这是一种灵魂的仪式。小时候,每每清明,都会随着母亲到埋葬祖先的阳坡顶去上坟。那里有两处祖坟,一处是曾祖父、曾祖母和牺牲于抗日战场的二爷爷的,一处是高祖父以上先祖的。我没有见过他们,但是跟着妈妈跪下去的那一刻,我分明感觉到他们对我微笑,无声地说着话,甚至能想象到他们会突然伸出手慈爱地抚摸着我乱蓬蓬的头。那黄土堆分明是有灵魂和生命的。妈妈除了烧纸,还会祭献青青葱花拌好的凉面、剥好的切成两半的鸡蛋。墓茔上长满青青的草芽和白头翁,还有金黄金黄的连翘花和粉白粉白如碎银的杜梨花。清明的大山里还有些荒凉,但连翘花和杜梨花却如此鲜美可爱!我就采些野花放在妈妈提的小筐里,或者编个花帽戴在头上。返回路过太宽河,洗净脸和头发,到家后把野花插进罐头瓶里,感觉就是把春天带回了家,挺美的。过了清明,山里人开始忙活农活了,一切都因劳动的名义而丰盈。如今,爷爷奶奶,爸爸,都走了,他们和老爷爷奶奶、二爷爷奶奶埋在了一起,祖坟又增添了不一样的意义。

我喜欢清明,一抹淡淡的柳绿,一株青青的草芽,一串飞过头顶的鸟鸣,甚至一条被人忽视的田野小路,都会令我感动,令我心潮起伏。我喜欢这份生命的平等,我致敬这份生命的尊严,我忠诚于大地广博的情怀。我迷醉,我失忆,我疯癫,我同尘埃一样呼吸,我同轻风一样欢歌,我静坐我瞎跑,我仰卧在草丛中。我是欢乐的,我是富有的,我是幸福的。《诗经》中的柳绿花红,宋词里的山河激荡,民谣里的烟火土香,农耕牧歌当中的生活劳动,都是我的信仰。感恩清明,感恩让生命美好的情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