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这部剧犹如一堂生动的党课

——蒲剧现代戏《中条山上党旗红》观后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3-03-16

■陈佩奇

3月5日晚,蒲剧现代戏《中条山上党旗红》赴并演出,引起广泛关注。获知消息后,我与几位同学相约,在现场观看了整场表演,久久沉浸于戏剧带来的耳目一新体验,深刻感受到戏剧在新时代绽放的魅力。

蒲剧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古老的,也是年轻的。蒲剧现代戏《中条山上党旗红》就是这样一部兼具古老艺术内涵与现代生命力的戏剧。它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发现并逐步理解蒲剧的文化魅力。

《中条山上党旗红》讲述了红军东征时期,中条山下北晋村的农村妇女“河东红嫂”王焕娥秘密绣制党旗,历经磨难,也要参加革命斗争,最终成长为一名成熟的革命战士的动人故事。全剧注重故事性、真实性、时代性,突出纪实性,以党旗的绣制、保护、收藏为切入点,突出了农村妇女成长为革命战士,战士与敌人开展斗争的故事,展现出革命战士顽强拼搏、不懈奋斗的可贵精神品质。

该剧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刻画了众多平凡人物可歌可泣、波澜壮阔的非凡事迹。戏台上,上世纪晋南地区的风貌得以展现,演员入情入戏,表演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做功精湛,拉近了观众与蒲剧的距离,使得不同地域、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产生了心与心的沟通。舞美新颖大气,依托灯光和布景的变化,充分展示蒲剧的独特神韵和美学精神。

主人公王焕娥的扮演者贾菊兰形神兼具,感情细腻;小双明的表演也可圈可点。表演上,充分结合了多种表现形式,对传统程式动作进行艺术再加工,如“捏面人”一场戏,使观众深感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顿生对革命英烈的崇敬之情;再如“送饭”一场,三人奔走过程中的步型变化,生动表现了他们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

现场表演在蒲剧的传统特色板式、音乐基础上又加以改进,可看到鼓板、马锣、梆子等打击器,有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还有板胡、二胡等传统乐器,以及小提琴、中提琴、簧管等西式弦乐乐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唱段用了叠唱(两人同唱一句,但表达了不同的意思)等技法,极大丰富了句式,启发了青年观众认识蒲剧、了解蒲剧知识、理解蒲剧丰富内涵。

在这部红色剧目里,那面党旗不仅仅是具象上一面党的旗帜,更寄托着人民群众对党和红军战士的深厚情感。党旗作为象征和标志,代表着为人民谋幸福的奋斗目标和方向。王焕娥历经磨难,三绣党旗,丈夫、儿子为了党的革命事业先后遭到迫害牺牲,她的情绪变化层层递进,最终她对党的信仰愈发坚定,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共产党员战士。这部剧犹如一堂生动的党课,给我们青年观众进行了一场深刻的思想教育。

对许多青年大学生来说,想要学好党史,讲好山西故事,就必须了解党史故事,了解山西故事。一提起家乡的蒲剧,首先想到的是戏曲扮相、脸谱绘画等所体现出的东方元素和古风古韵。这是戏曲文化的根基,更是戏曲文化创新的宝藏。戏曲是鲜活的、有内涵的一项综合性的文化形式,在此基础上,《中条山上党旗红》传递出信仰的力量,在获得我们青年人青睐的同时,也起到了立德树人的作用:青年更应该拥护党,热爱党,勇担使命,传承好红色革命精神,把握时代机遇,发挥专长,做社会有用之才。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