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娱>

仙侠古偶剧需要更高维度的打开方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3-02-22

□卫中

仙侠古偶剧《重紫》开播数日,尽管播放数据不错但收获的口碑却较低;几乎同时开播的另一部《星落凝成糖》口碑与成绩也都不算理想。从观众反馈来看,对于仙侠古偶剧同质化程度高、创新与突破乏力的负面意见较为突出。

据不完全统计,年内还有《与凤行》《长月烬明》《千秋令》等多部仙侠古偶剧有望与观众陆续见面。相近的套路、相似的造型、千篇一律的“甜”味……如何从大量同质化的创作中脱颖而出,成为这一类型题材要面对的迫切问题。多位专家学者从多个方面提出见解,创作者需要高维度的宏大视野,才能推出品质更上乘的仙侠古偶剧。

“糖”仍然甜,但观众有点腻

颜值出众的演员、甜蜜又虐心的爱情故事、精美华丽的服饰、美轮美奂的仙境和宏大的斗法场面等优点,吸引相当多的观众对“神仙男女”们的爱情故事乐此不疲。仙侠古偶剧有着比较稳固的观众盘,促使影视行业推出了大量此类作品,但是作为2023年仙侠古偶剧“先锋”的两部作品,开局成绩并不漂亮。

《重紫》根据蜀客的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天性纯洁善良但天生煞气、注定入邪灵的少女重紫,与重华尊者洛音凡之间三世轮回、相爱相虐的故事。从已经播出的剧情来看,节奏比较快,主线剧情围绕重紫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开心与磨难展开,目前还没有出现“注水”现象,令观众看得畅快;饰演重紫的杨超越虽然争议较大,但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英气、倔强、不服输又可爱善良的女主角形象,从该剧评论区留言来看,“书粉”们对她的表现大多表示认可,能看出制作很有诚意。

尽管《重紫》的播放数据不错,但评价不怎么好,围绕着演员、服化道、剧情俗套等多方面的批评不绝于耳,形成了“原著粉觉得好,路人吐槽多”的局面。同样作为IP改编作品,《星落凝成糖》携该系列大火前作《香蜜沉沉烬如霜》的余热,也是表现平平。这让不少观众对待播的仙侠古偶剧失去了信心:“恐怕再也不会有大爆的剧了。”

避免仙侠古偶剧同质化“陷阱”

《重紫》被拿来和此前大火的《花千骨》比较,《星落凝成糖》被一些观众评价为仙侠版的《上错花轿嫁对郎》,其实“相似”并不可怕,影视行业发达的国家往往同一个IP多次翻拍依然能出新意,说明在高度成熟的门类中只有不断提升品质才是关键。

在《重紫》的评论区,不少观众对剧中人物妆发造型、服饰场景的呈现表达出失望,2023年了还能见到观众说“塑料感”“廉价感”,未免让人遗憾。近年来中国影视的“出海”浪潮中,仙侠古偶剧也占据了重要位置,不仅把中国传统服饰等国风元素展现在海外观众面前,中国仙侠神话体系的设定也让海外观众耳目一新。专家认为,应当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明、浩瀚的美学和文化素材有机地融入剧集,在情节剧作和视觉呈现上为观众带来更有文化与美学冲击力的想象力体验。这就需要创作者严肃对待作品的服化道、场景、动画特效,精益求精提升品质才能让作品有更好的呈现。

由于仙侠古偶剧身上集结了“偶像剧”“古代”“仙侠”三重脱离现实的架空设定,在“仙气飘飘”的同时也很容易让观众失去共情。一些人气比较高的仙侠剧已经在有意识地加强与现实生活的链接,例如让小仙女去参加评级考试的剧情,让大学生观众群体联想到自己“英语考级”,相关词条还上了热搜。天津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系副主任颜彬认为,过去的观众在意故事的传奇性,相比之下现在的观众更在意影视作品中传递的“情绪价值”,现实时空的真实情绪为剧作创作提供养料,会让故事更具有戏剧张力。

近年来,仙侠古偶剧比较普遍的倾向是“侠”的含量越来越低,很少再有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呈现。无论是仙人还是神魔的身份设定,都只是为“人工造糖”套上一层华丽的外衣。针对这种“一己之欢”的狭隘情感,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许莹认为,应当让“侠”精神回归:仙侠剧的“道”,既存在于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叛精神,又存在于惩恶扬善、济世苍生的责任担当。 (《文汇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