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老人用药要做减法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牛一民时间:2022-12-15

老年人通常患有多种疾病,需更多药物治疗。目前,国际上将服用≥5种药物称为多重用药。我国老年人平均患有6种疾病,平均用药9.1种,多者达36种。老年人因功能减退,更易存在不恰当用药情况,增加负性事件发生风险,如认知功能受损、跌倒、药物不良反应及高住院率等。临床上,处方精简是老年人多重用药干预的有效手段。

处方精简由5个关键步骤组成:1.全面评估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2.根据药物风险程度,识别风险药物,明确处方精简干预的强度;3.明确药物精简的可行性及确定其优先级别;4.实施计划并精简方案;5.监测、支持并记录。

临床药师需对患者的医嘱进行药物重整,即在患者入院、转科和出院时,药师通过核对新开的医嘱和已有医嘱,比较患者目前整体用药情况(如处方药、非处方药、营养补充剂等)与医嘱是否一致,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其目的是预防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避免漏服药物、重复用药、剂量错误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目前,国际已有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质子泵抑制剂(PPI)、降糖药以及抗精神病药4类处方精简指南。

苯二氮卓受体激动剂(BZRA):BZRA是临床治疗失眠的主要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氯氮卓、地西泮等)与非苯二氮卓类药物(佐匹克隆、扎来普隆、唑吡坦等)。常见的停药反应为轻度短期的失眠、焦虑等。建议老年人缓慢减少剂量,避免作为治疗老年人失眠的一线用药。

质子泵抑制剂(PPI):PPI是目前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最强的一类药物,但长期使用可能发生腹泻、维生素B12缺乏,增加骨折、艰难梭菌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胃癌的风险;突然停药可能造成胃酸分泌反弹;同时服用氯吡格雷,则可增加胃萎缩、肠上皮化生、直肠癌、肾功能损伤及血管事件风险。老年患者应逐步减量或使用替代药物,减少停药反应及复发。对长期预防性治疗应激性黏膜性病变、药物相关性胃损伤、胃食管反流病者,应停止使用或隔日服用,或选择H2受体阻滞剂进行替代治疗。

抗精神病药:老年人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增加不良反应风险,如体重增加、加速糖尿病的发作或恶化,甚至增加死亡和脑血管疾病风险。《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痴呆和失眠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和处方精简指南》建议,对于治疗超过3个月、症状稳定的成年人,可逐渐减少和停止抗精神病药物,如每1周~2周减少25%~50%的剂量;对于治疗失眠及原发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建议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无需逐渐减量。

降糖药:老年人必须严格控制低血糖风险,并明确低血糖可能导致认知下降、跌倒、癫痫发作等严重后果。建议对低血糖发生风险较高的老年人,进行个体化用药,控制低血糖及相关并发症。(《生命时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