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2-09-09
编者按
9月10日是第38个教师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蒲坂永济,看到了永济市教育系统开展的一件件关心关爱教师的暖心之举,这是我市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抓好教师工作、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传统美德的亮点和缩影,充分反映出全市上下对于人民教师的尊重和厚爱,在全社会营造了浓浓的尊师重教的氛围。
记者 李宏伟
关心教师生活,及时看望和慰问困难教职工,走访慰问临退教师,并送去“嵌名对联”和学校的关怀;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职工文体活动,丰富教师校园生活,舒缓工作压力;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实施名师培养工程;为解决早读和早操教师就餐问题,向老师们提供爱心早餐,让教师幸福满溢……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永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补充,落实优师惠师政策,提高教师待遇,关心教师生活,保障教师合法权益,使该市教师队伍水平得到了整体提高。该市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提高教师各种待遇和后勤保障,使广大教师安心、舒心从教,暖了教师们的心,教师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受到了广大教师的称赞和社会的肯定。
助力成长——
成就教师人生理想
“学校对于教师的成长很重视,教师建设与我们的人生规划和理想紧紧联系,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最好的自己。”永济三中校长冯福涛一谈起该校的教师工程建设,一脸的自信。
冯福涛说,这几年来,该校注重精神引领,不断提振教师队伍精气神,着力激发教师团队潜能素养。通过抓实名师工程,带动青蓝工程,做到名师领航先行先试。积极实施青蓝工程,引入“互联网+教研”模式和“三+五”课堂模式,有效地解决了教师时间紧、集中难的问题。充分重视近三年入校的名校研究生培养,及时发放落实人才引进的研究生教师的工资待遇和人才补贴,成立了青年教师精英班,定时培训,从而有效地推动教师课堂技能提升,打造高效课堂,也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
个人专业发展与职业理想始终是广大教师最关心的大事之一。永济市在为教师减负和提供各种关怀的同时,不断释放专业发展红利,助力教师丰盈和成就人生职业理想。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近年来,永济市积极开展教师提升工程,组织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山西省2019年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组织教师参加由省教育厅组织、中国教师研修网主办的继续教育全员培训,截至2021年,先后组织了5批次共2.1万人次参加。
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严格按照“国培计划”学习的规章制度,加强过程性管理,顺利完成高校学习和基地校的实践任务,培训成果显著,进一步提高了教师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能力,促进了教师自身专业发展,激发了广大教师见贤思齐、踏实进取、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工作热情。
去年以来,该市还组织20位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10所中心校的20所乡村小学进行了“小学语文、数学学科送教下乡”活动。“送教”活动中,送教乡村小学总计遴选20位乡村中青年教师参加“同课异构”讲课,参加听课的小学语文教师121人,小学数学教师133人,此次活动充分发挥了该市省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城乡教师的相互交流、相互研讨、共同进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了教育均衡,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了乡村小学教师专业水平。
“外边的世界很精彩,让我们年轻教师多学习、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模式,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儿!走出去参加国家、省、市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中,名师带动、一线教学、引领教研,使我们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收获了成长。”永济市城西中学年轻教师何欣娟说。
近年来,永济市通过提升教师工程助力教师发展,涌现出群星闪烁的优秀教师团队,目前该市有7名“山西省名师”,10名“运城市级名师”,4名“运城市名校长”,33名“省级学科带头人”,62名“省级骨干教师”,29名“运城市级学科带头人”,52名“运城市级骨干教师”,32名“永济市级学科带头人”,103名“永济市级骨干教师”。
暖心关爱——
构筑教师幸福之路
为了使教师们能够安心教学、舒心教书,永济市各学校为教师充分营造舒心的教学环境,让教师工作安心;温馨的生活环境,让教师以更好的工作状态投入教育教学中。
永济三中为教师专门建成了6个教师集体办公室和休息室,提升了该校教师的办公生活环境,为教师安心备课、潜心教学提供更有力的保障。为了解决早读和早操教师就餐问题,该校由学校工会牵头为老师们提供爱心早餐。同时,每年三八妇女节,为教师们办理健康体检套餐,切实保障教师身体健康,增强职业幸福感。
永济市城西中学为提升教师工作幸福感,主动作为,倾情服务,全心全意地为教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让教师与学生共成长、同欢乐,努力做有温度的教育。今年,学校创新祝福,新添举措,在每一位教职工生日时送上祝福蛋糕。“学校送的蛋糕就是甜!在城西中学做老师就是幸福!”老教师张春燕在收到学校送的生日蛋糕时,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拥有幸福,才能传递幸福,关注教师幸福成长,才能让孩子们幸福成长。关爱教师,我们要倾力而为,持续发力,让教师更加幸福,让教育更有温度!”永济市城西中学校长任璞林告诉记者。
“我们坚持‘为教师着想、给教师服务、让教师成长’的理念,急教师所急,想教师所想,解教师之难,暖教师之心,让每一名教师成为敬业的教师、快乐的教师、幸福的教师。”永济市实验小学校长李更新说,学校关心教师日常生活,关爱教师的健康,关心教师家庭的冷暖,教师有困难找学校。教师退休时,学校要送去对他们的关怀与问候。在每年教师节时,对受到表彰的教师、退休的教师,学校要撰写“嵌名对联”,表达对他们的祝福与敬意,让每一名生活在学校大家庭里的教师感受到浓浓的爱意和满满的正能量。
近年来,永济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各方面的待遇。在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方面,该市出台了《关于建立永济市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长效机制的通知》《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等文件,不断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在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方面,依据学校艰苦边远程度和在乡村任教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补助,加大对艰苦边远乡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努力提高补助标准。在教师社会地位提升方面,每年教师节组织开展庆祝表彰活动,对永济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进行评选表彰,增强教师的荣誉感。积极组织开展“为教师亮灯”等经常性尊师活动,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风尚。
同时,该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每年的教师节都会举行表彰仪式,设立了教学标兵、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特殊贡献奖等奖项,既要表彰受到永济市级以上奖励的优秀教师,还要表彰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工作突出的先进个人,评出的优秀教师不仅在物质上会受到奖励,学校还会安排这些受到奖励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提升,给他们提供机会,让这些教师尽快成长,让全体教师有盼头、有奔头。
携手共进——
共绘蒲坂发展蓝图
近年来,永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坚持从政治上看教育、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砥砺前行,不断前行,该市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永济市的新名片。
近年来,永济市积极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实施教育民生工程,投资8980万元新建柳宗元小学,投资2580万元新建柳宗元幼儿园,投资4500万元新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完成学校教室照明卫生达标工程、学校维修改造工程、智慧教育二期工程。同时该市不断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2所,受益幼儿160余人。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该市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3所,缩小区域教育水平的差距,“双减”工作扎实开展,“课后服务”“放心午餐”工程有序推进。永济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促进了该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尤其在前不久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2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上,永济市教育局的智慧教育典型荣获智慧教育优秀案例。在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该市作为运城市“互联网+教研”试点单位,以“互联网+”区域协同教研和名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学导课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拓宽了教师成长新路径,激发了全市教育发展新动能。
永济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泽锋表示,教师是教育之基。教师队伍的建设,必须带着感情常抓不懈,让学校成为教师幸福的“港湾”,让教师成为幸福的教育人,让教育成为百姓满意的民心工程。下一步,永济教育人将紧紧围绕教育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总目标,以《永济市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为牵引,立足永济实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改革精神抓教育,以一流师资兴教育,以名校引领办教育,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我现在越干越有劲。学校的关心让我感到无比温暖;工作上的支持,让我感到了浓浓的爱意,更让我感受到了归属感、幸福感、成就感。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之路上,我决定初心不改,踔厉奋发,取得更好的成绩。”永济市实验小学教师李茹说。
记者手记:理想照进现实,幸福生活甜如蜜。永济市扎实、务实的优师惠师政策使广大教师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教师的职业理想不断实现,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凝聚力不断增强。在蒲坂大地教书育人的广阔天地上,广大教师决心像勤劳的蜜蜂一样“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永济市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