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焦点新闻>

新学期,从“心”开始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9-09

新学期伊始,刚刚从轻松的放假模式切换到紧张的学习模式,不少孩子和家长在心理上都出现了一些变化。有的孩子担心老师讲的听不懂、同学不好相处,紧张焦虑;有的孩子对新学期充满期待,兴奋中又有些紧张;有的孩子则莫名心烦意乱、情绪波动比较大;甚至还有的孩子出现各种身体不适,食欲不佳、没有精神、睡眠状况不好等表现,我们把这些情况统称为“开学综合征”。

近日,记者邀请运城中学专职心理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亚君为我们介绍各个年龄段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家长该如何解决,希望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到更多的家庭。

幼升小和小学高段 给予正向的肯定和鼓励

新学期有不适应和小情绪都是正常的,孩子们要允许自己有短暂的适应期,并看到自己所做的积极调整和努力。而家长们此时要做的首先是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尽可能和孩子同频。

其次是要做情绪稳定的家长。在孩子眼中,如果遇到事情,他一定会首先想到父母。父母的情绪稳定,就会给孩子一种安全感以及无形的力量和支持,告诉孩子这不是什么大事,不用慌张。

幼升小阶段的孩子注意力维持的时间、孩子的兴趣关注点表现各异。家长们要认识到这是孩子成长发育的特点,多给予孩子正向的肯定和鼓励,放大孩子的优势,忽略小问题,切忌给孩子贴上“多动症”“有问题”等标签。多一些耐心,允许孩子稍稍时间长一点去适应有秩序的小学生活。

小学高段的孩子出现各种行为问题时,家长要及时和学校老师沟通,全面了解孩子,可以从孩子表现比较好的方面着手,持续关注、不断肯定,让他意识到自己是被赏识的,是受父母喜爱的,孩子就会产生动力慢慢形成优秀的品质。

初中阶段 给予信任和空间

初中阶段,孩子进入青春期,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开始叛逆,情绪也变得很不稳定,亲子之间一不小心就可能擦枪走火。有时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事无巨细的安排和吩咐在孩子看来全变成了唠叨,很多家长觉得自己很用心也很委屈。

李亚君指出,相比较小学低段时孩子需要家长全身心的呵护和陪伴,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是需要信任和空间。孩子的叛逆其实是他宣誓成长的信号。孩子往往会在最亲的人面前释放自己的坏情绪。在家里不像以前听话、脾气变得有些怪、有些坏的孩子,除了激素变化的原因,还很可能是因为这里有最爱他的父母,有他安全放心的家。这个阶段,家长的包容和接纳会让孩子更加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高中阶段 准备好倾听的耳朵

高中阶段的孩子需要的信任、尊重和空间会更多,此时的孩子学习压力变得更大,自主能力也提高很多。家长能做的就是尽量退出孩子的学习领域,默默关注,提供需要,做好后勤保障。当孩子想要表达时,准备好自己倾听的耳朵;当孩子想要沟通时,尽量像朋友一样的平等态度,尽可能不去出主意、指手画脚,保持好奇的心态,让孩子自己去梳理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相处中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亲子关系好了,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就都是有效的;亲子关系不好,再科学的教育方法也是无效,孩子出现厌学、抑郁、强迫等心理问题的概率就可能变大。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有些问题让自己很苦恼、无法解决时,可以和学校老师沟通,或者及时咨询学校的心理教师,还可以拨打心理热线进行专业的咨询,如清华幸福公益心理服务热线4000100525,教育部华中师大心理援助热线4009678920等。


记者 杜磊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