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一池锦鲤跃“蒲”门——水生态修复治理的“永济实践”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8-08

本报记者 杨红义 柴瑜竟

“湖波泮淼不知远,澄作汪汪千顷波。”

“晓披五老峰上云,晚钓伍姓湖中鲤。”

“每夏荷花尽发,澜若霞景,杂以绿萍红蓼。”

……

曾几何时,古人笔下的伍姓湖水波潋滟、风光旖旎;又几何时,水少水臭令人嘘唏不已。如今,得益于治水兴水的稳步实施,伍姓湖正通过生态修复工程逐步恢复昔日风光,黄河岸畔提质增效的现代渔业新格局风生水起……

生态治水,河湖蝶变——

作为“生态”的锦鲤替代水产养殖

在伍姓湖北部水域,芦苇依依、水鸟翩翩,湛蓝的湖水与环湖大道两旁满树金黄的金叶榆相互辉映,煞是好看!正在紧张施工的塑木栈道、观景台,已是呼之欲出。

“这是岸坡与湿地生态修复项目的A区云芦驿,将对沿湖的芦苇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建设5.69公里的生态护岸。在保护原生态芦苇基础上,又设计搭建1个T型亲水平台、1条亲水步道、1条亲水浮桥和4个生态浮岛,通过连通湖滨带水面,既能提高护岸净化和美化能力,又能体验别样风情的‘渔舟唱晚’。”永济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景文说,“工程去年8月开工,现各部分基础设施正同步进行,预计11月底项目竣工。”

总投资4700余万元的岸坡与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主要包括A区云芦驿生态护岸工程、B区山水间湿地修复工程和C区牧歌坊湿地科普展馆工程这三部分。站在A区云芦驿观景台向南眺望,与B区山水间、C区牧歌坊遥相呼应。

来到C区牧歌坊,一台挖掘机正拆除外围管护房,占地2000平方米的原微流水养殖场——鱼孵化车间被加紧拆除,全省面积最大、设施一流的湿地科普展览馆已初具雏形。

“我们先是拆除馆内的电线杆、管理用房等违规设施,随后对展馆主体进行改造升级、内饰装修,8月底就能投入使用。展馆分为人文、生态、科普三大板块,共计11处亮点,游客可以沉浸式感受伍姓湖的文化底蕴。”王景文说。

与展馆一体布局的,还有新建成的休闲游览区。沿着新建的观光栈道,两侧栽植的玫瑰花正拔节生长,错落有致;曾经的百亩罗非鱼塘已成为各色锦鲤聚集的大观园,鱼儿时而向上扑食、时而向下冲击;水面上的成群野鸭你追我赶,好不惬意!

“人工水产养殖,其饲料对水质有一定的污染,对伍姓湖这一湿地自然保护区造成影响,已经全面取缔。现在的生态水产养殖,既能改善水质、又具备观赏价值。”王景文说。

山水林田湖草沙,在这个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体中,水是最灵动、最活跃的元素,是生态系统得以维系的基础。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原因,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全省最大的淡水湖和重要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伍姓湖水量减少、水质恶化不断加重,生态治理势在必行。

目前,中铁环境联合环保部华南所、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单位以伍姓湖为依托,建立试验基地和水质化验中心,共同开展微纳米曝气国产化实验研究,积累试验数据,探索底泥原位修复技术,进行相关设备研发,形成集治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工作格局,为湖泊生态修复提供新思路、新方式。

“微纳米曝气作为一种新型的曝气方式,其气泡粒径较小,上升速度慢,可以在水中停留20多天,持续给水体供氧,破裂后产生大量羟基自由基,并辅以微生物菌剂,可加速分解底泥污染物。”中铁环境西安研究院院长徐晓妮说,“我们还将进行人工造岛,加速湖面水微循环,再放入挺水植物、沉水植物、软体动物来净化水质。”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系统阐释了保护黄河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强调了“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2017年至今,永济市投资2.23亿元,启动实施伍姓湖生态修复保护治理工程;总投资3.5亿元,实施伍姓湖入湖口水生态治理人工湿地二期工程、涑水河永济段河道治理工程、伍姓湖防洪生态恢复工程、涑水河入黄口水生态修复工程,水生态治理硕果累累。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黄河淤积、河床不断抬高,涑水河入黄不畅,在永济市韩阳镇上源头、独头、长旺3个村形成大片积污区,蚊蝇滋生、臭气熏天,5000多亩滩地无法耕种,曾经是“耕牛来到这里,都不愿意往前走”。如今,随着总投资3100万元的永济市涑水河入黄口水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实施,这里已是一派鱼米之乡的秀丽风光。

来到涑水河入黄口水生态修复工程管理站,只见大片大片的金叶复叶槭一身黄绿,随风摇曳的柳树绿意盎然,沉水塘里种植着能够净化水质的狐尾藻和眼子菜等水生植物,一对对野鸭时起时落,一群群白鹭自由觅食。成片成片的潜流湿地水草丰茂,四五米高的“绿洲一号”芦苇扎根在1米多深的沙子里,对河道污水起到天然的过滤作用。

据了解,永济涑水河入黄口生态修复工程日处理涑水河水质两万立方米,流经此地的涑水河水要想流入黄河,必须要“过五关斩六将”,即经过三级21个沉水塘和两个潜流湿地层层净化,耗时7天半时间,使得水质标准提升一级,最终通过新建的涑水节制闸流入黄河。

在雷首山下,看着经过净化的涑水河汩汩奔涌,一路向西注入黄河,《诗经》里“河水清且涟漪”的美景似乎重现眼前……

  水产开发,风生水起——

作为“产业”的锦鲤“一两千金”

在韩阳镇夏阳村的莲菜产业园,放眼望去,层层叠叠的荷叶、含苞欲放的荷花,演绎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诱人风情。

“这里是涑水河入黄口附近,大多是盐碱滩地,种了也很难有收成。2018年,永济市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投资6576万元进行平田整地、架线输电、打井修渠、修路栽树等设施建设,新增加耕地5200亩。夏阳村流转整治410户3000余亩滩地,建成莲菜和水稻高标准农田基地,分别承包给泽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泓欣米厂,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40余万元。”夏阳村委会副主任王西田说,“去年永济市泽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了300亩莲菜,每亩产量达1000公斤,销往重庆、成都等地效益可观,明年将增至1000亩。下一步,将建设垂钓、共享菜园和饲养区,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娱乐休闲功能。”

以沿黄的栲栳、蒲州、韩阳、张营四镇为重点,永济市大力发展莲藕、水稻、水产养殖等产业。目前,永济市莲藕种植面积达到1.84万亩,亩产1800余公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9500亩,亩产700公斤;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4万亩,年产成鱼1.92万吨,产值2.9亿元,产量占全省的37.7%、运城市的79.3%。水产养殖以草鱼、鲤鱼等常规品种为主,鲈鱼、螃蟹、观赏鱼等特色品种为辅,是中部地区、西北地区著名的商品鱼养殖基地,也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商品鱼远销河南、陕西、四川、甘肃、青海、西藏等地。

 近年来,永济市不断加大对渔业发展支持力度,先后孵化培育了各类型渔业经营主体25家。其中,获得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资格的单位10家,省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资格单位15家。同时,带动发展疫苗免疫注射、捕捞、销售等社会化服务队伍;扎实推进池塘标准化改造,积极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新技术,逐步实现了转型升级。

在永济水产园区核心区域——蒲州镇杨马村村西黄河滩地,由镇政府牵头、永济市鑫佳源民宿管理公司建设的鱼宴观景餐厅,目前已完成渔船打桩工作,不远处,80米长的观光廊道和7间各样式的球形星空民宿也正在加快建设。

“我们一期工程投资800万元,围绕‘渔’文化主题,建设鱼宴观景餐厅及40亩螃蟹、龙虾、甲鱼、黄河鲤鱼等养殖基地,让人们在鱼水环绕间体验黄河之美。”永济市鑫佳源民宿管理公司负责人原晓琳说,“11月份开放运营后,占地1100平方米、三层楼高的渔船型建筑,加上衍生出的‘小渔船’,可同时接待200人用餐,预计年接待量万余人次;二期建设将同步进行景观配套设施及绿化提升。”

“核心示范区共3000亩,我们投资600万元,建设园区循环路、室外垂钓园、室内垂钓园、30多个投料台和道路绿化设计等。届时,永济黄河滩地由生产经营转为集休闲、娱乐、垂钓、餐饮、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水产园区。”永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展红强说,“今年永济水产养殖业提升改造投资2000万余元,除了杨马村核心水产示范园区,还要实施集中连片池建设、标准化改造及尾水处理项目等。”

现代渔业助力,特色养殖雄起。近年来,蒲州镇西厢村大力发展观赏鱼养殖300余亩,亩产1000公斤,亩产值达到4万余元,已成为当地渔民致富的“金钥匙”。其中,成立于2018年的宋飞华观赏渔业家庭农场,养殖面积200亩,目前养殖红草、锦鲤、金鱼三大系列的20余品种,是省内最大的观赏鱼基地。去年,职能部门投资20万元,帮农场建设了400平方米的孵化车间,使得农产鱼苗成活率更高、量更大、上市更早,销售收入达500万元。

锦鲤、红草、黑锦、黄锦、皮鲤、狮子头……在宋飞华的23个池塘,小巧玲珑的各类观赏鱼成群游弋,蔚为壮观。关键是,这里的鱼论“两”卖,可谓“一两千金”!……

“近年来,永济市以最大的决心、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举措,全面加强涑水河、姚暹渠、伍姓湖等水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确保‘一泓清水入黄河’。”永济市委书记何伟说,“我们将继续贯彻中央、省、市关于黄河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要求,抓好大保护、大治理,让‘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唱好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