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不忘初心 以书传道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吉师的书法创作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7-05

今年6月份,新绛县书法协会原主席吉师的书法,获得了中国好书法第十五届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这是吉师继去年获全国书坛第九届新人展和第二届浩然清风杯等六次奖项之后的又一次殊荣,在新绛县城引起了轰动。

在一间“蕴雅轩”书法室,我们见到了吉师。炎热的午后,阳光透过薄薄的窗帘落在洁白的宣纸上,只见吉师两眼炯炯有神。他饱蘸浓墨,习惯地抖抖肩、抿抿嘴,思索片刻,毛笔在他手中如同一个舞者,在纸上行云流水,潇洒自如,顷刻间龙飞凤舞的墨迹便展现在眼前,像蛇步、如蝶舞,彰显着字体的灵性和张力。

时间静下来后,吉师说起自己的书画人生,只是淡淡地说,“书法字小,人生事大”。

脚踏实地  勤学苦练 

1956年,吉师出生在地处峨嵋岭的新绛县阳王镇西康村,他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流露出对书画的天赋和热爱。

上小学时,还没有黑板高的吉师看到黑板上的字,就在一旁观摩。之后,家里的墙壁,地上的砖都是他驰骋的天地。写得时间长了,手指磨出了血,家里人心疼,劝他写慢点,他依然如故,爸爸只好给他做了一个油漆板,他就在油漆板上每天不厌其烦地写画。

上初中后,学校门前有一块两米高的黑板报,当板报一出来时,吉师常常站在前面浏览,不知是被文字还是绘画所吸引,有时他还会绘声绘色地念出声。

吉师的举动被细心的吴玉生看在眼里,问他对黑板报为啥情有独钟。吉师不假思索地说:“我喜欢写字、画画。”就这样,吴玉生把学校出板报的任务就交给了吉师,课余时间,多次指导吉师办黑板报。

在阳王中学上学期间,吉师崭露头角,办的板报图文并茂,引人注目。他的水粉画还参加了县里展览,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就这样,吉师小小年纪便成了阳王镇小有名气的“红画兵”和“书法家”。

博采众长  突出特色 

1977年,吉师参加工作后被分配到新绛县粮食局。

一进入粮食局的大院,就能看到“漓江山水甲天下”的油画,和“励精图治,振兴中华”八个大字,这些都是吉师的杰作。

在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里,工作之余,吉师会把自己“封闭”在书法的世界里。他开始系统地学习书法经典,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宋代黄庭坚《松风阁诗帖》以及“碧落碑”等,他不断临摹。《兰亭序》三百多字,他临摹了近千遍,并不断创新。吉师逐渐形成了以行书为主,兼写草、隶、篆、楷等5种字体,并熟通各种运笔手法。

吉师还专门到上海求教一位叫周慧珺的女书法大家。周慧珺对吉师说:“你的字有力,但要注意,不能信笔挥毫,要中规中矩地写。”

大师的指点使吉师受益匪浅,茅塞顿开。年复一年,吉师的书法技艺突飞猛进,他从书法练习中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展现了书法的不平凡。

在以后的几十年里,吉师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奖,并得到丛文君、田英章、田树苌、贾启家、蔡立群等名家的指导。其作品被中国文字博物馆、颜真卿纪念馆、苏东坡纪念馆、郑板桥纪念馆等收藏。吉师以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社会文化的深层思考。

2019年,吉师在全国第五届“颜体”书法展中获一等奖,并应邀发言,他对颜真卿书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书法界的名师一次次为他鼓起热情掌声。

不忘初心  以书传道 

2016年,吉师退休后,有人对他说:“你的字和许多书法大家的字很像,落款只要写上他们的名字,就能卖个好价钱,你只管写,我们给你销。”吉师对这种“好事”坚决给予拒绝。

几年时间,他辅导近百名儿童学书法,培养了许多书法人才。

吉师退休后,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公益事业上。有一年,李毓秀纪念馆需要书写碑文,时间要求紧急,而这时他家里有要事也要急着办理,有人劝他把写碑文的事放一放,他说:“家里事小,公家再小的事也是大事,还是先写碑文吧。”在他写好碑文后,李毓秀纪念馆的同志过意不去,要给他付钱,他说:“这是公益事业,钱不能要。”

“书法作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精彩纷呈,永无止境,我还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书法字小,人生事大。”这就是吉师的书法人生。

   梁冬 卫世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