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市实验中学用件件实事创建“五面红旗”示范校,让党旗在校园里高高飘扬,让孩子们——

在红旗下快乐成长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7-01

记者 李宏伟

  “曾老师,孩子已经安全到家了,多亏了学校有公交专线……”

“校门口服务窗口的设立,真的体现了学校工作的人性化,为我们及时解决了难题……”

“我觉得最应该裁剪一副‘大白’给群众做核酸的剪纸作品,上到学校的文化墙上,因为他们最辛苦,每天不是在做核酸,就是在做核酸的路上……”

“一面墙”立德树人,“一扇窗”为民服务,“一条线”温暖上学路,“一张网”守护校园,“一长廊”风清校园……今年以来,市实验中学积极创建“五面红旗”示范校,以突出党建立教、党建立校的工作导向,形成了以“党建引领”为帅旗、以“德育示范”“改革发展”“安全稳定”“清廉文明”为将旗、“一帅四将”有机统一、“五面红旗”相得益彰的创建思路,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肯定和赞扬。近日,市实验中学被授予全市教育系统“五面红旗”首批示范校。

  “党建引领”:   件件实事暖民心

  “您好,我是咱们初一学生的家长,学校为学生提供就餐给家长带来很大方便,希望能在饭菜可口的基础上再丰富一些饭菜种类。”

校长霍峰业认真接待家长并做好记录,对家长们的建议高度重视,在校务会上立即安排,由后勤部门负责改善餐厅菜品样式,提升饭菜质量。

市实验中学党员干部在校门口解答家长问题时,这样的场景时常出现,成为一道独属于实中的风景线。

  自市实验中学开通“党员先锋岗”服务窗口以来,坚持每天由一名校领导和中层干部值守。每天接待的家长人数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咨询内容有家长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过更多的是上下学期间,家长们趁着接送学生,向窗口值班人员询问孩子学习情况,诉说在教育孩子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当下,临近7月份,前来咨询学校招生条件、招生范围、志愿报考等相关问题的家长每天约有100人。学校值守领导坚持做到让每一位咨询的家长满意。

  “校门口服务窗口的设立,真的体现了实中工作的人性化,为我们及时解决了难题,特别是咨询孩子就学方面的教育问题,校内工作人员都为我们一一耐心解答。我们非常感谢学校这一举措,能够想家长之所想,急家长之所急。”刚刚咨询完孩子小升初相关信息的家长王贤重如是说道。

该校这“一扇窗”将服务落实在行动上,将责任扛在了肩上,收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好评。

  今年以来,市实验中学党总支以争创“五面红旗”为工作重点,坚持为群众服务,为百姓办实事。该校对学校老旧变压器进行增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清凉的学习环境,还保证了六月下旬中考工作的顺利进行,彻底解决了东西校区不能同时使用空调的难题。开展“开门纳谏听民意”行动,以市教育局“五比五提高”活动为指导,开门整风,认真听取民意,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积极整改。在校门口设立“为群众办实事”服务窗口。安排专人值班,认真接待来访群众,解决他们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了让群众知晓、请群众参与、听群众意见、受群众监督、使群众受益。

   “德育示范”:   “剪”出少年“心”

  “加油!最后几刀了,手一定稳住了啊……”伴随着身后同学们焦急的加油声,市实验中学初一533班王一力同学屏住呼吸、稳住心神,迅速完成最后三刀,轻轻一拉,最后一幅剪纸作品完成了。“我觉得应该为学校的防疫做点什么,因为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我学习的榜样、成长的标杆……”王一力说。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市实验中学坚持“五育并举”,开设了多种类的学习项目。张丽老师的“剪纸课堂”就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尤其是该校结合抗疫宣传,推出了以“抗疫”为主题的项目化学习活动,聚焦核心素养,坚持五育并举,基于生活实际,打破学科壁垒,着力培养学生面向未来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使之成为问题解决者、责任担当者、终身学习者。此次活动历时两个多月,最终形成110米长的抗疫主题文化墙,展出优秀作品300余幅。师生用心寻找素材,精心设计创作,激发审美情趣,厚植家国情怀。这“一面墙”把感人的抗疫故事与自觉成长结合了起来。

今年来,该校扛起“德育示范”先锋旗,创新全面育人模式,坚持以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强化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德育创新发展为动力,以班主任队伍建设为重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抓手,实现了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整体优化。

在德育工作中,该校以课程思政育德,教师以知识为载体,努力挖掘德育因素,在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传统文化、文明礼仪等方面的教育。以丰富活动润德,为了缓解初三学子备战中考的压力,调适心理状态,助力学生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六月的凯旋”,学校开展了“鱼跃龙门”趣味减压活动,增进了师生感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以校园文化养德,历史学科组开展了“党史学习进课堂,我和学生同成长”活动;美术学科开展了“传承红色文化,争做时代新人”活动;美术组开展了“丹青歌盛世,翰墨颂党恩”书画展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共提交作品800余幅并制成展板展出。

  “改革发展”: 项目学习温暖上学路

  “老师,咱们的公交专线还能报名吗?我也想乘坐咱学校的公交专线。”自实验中学开展的项目化学习设立的公交专线开通以来,时时都能传来这样的询问声,不断有学生希望能乘坐学校的公交专线。

  今年以来,该校全面推行“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课堂改革模式,推进全校项目化作业多样化、高质量实施。

为切实解决疫情期间校外防控困难和学生上下学交通难问题,有效缓解城市道路交通压力,该校与市公交总公司深度合作,定制了公交专线服务学生,初二学生在数学老师的指导下承担了这次公交专线的定制任务。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活动,聚焦真实情境任务的问题解决,启动高阶思维,借助数学工具,结合跨学科知识,经历分工合作、实地调查、建立模型、计算反思、制订方案等过程,将课本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制定出市实验中学的公交专线。学生参与学校工作方案的研讨与制订,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培育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目前,学生定制的公交专线已开始投入运营且运营状态良好,受到了广大家长与社会各界的好评。公交专线试运行以来,切实解决了校门口交通拥堵、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难等问题,学校将与公交公司签订安全协议,厘清安全职责,确保学生上下学安全。

这一条公交线不仅是市实验中打造的学生公交专线,更是一道安全、绿色、环保的城市风景线。这“一条线”是该校创新教育教学的亮点和缩影。

   “安全稳定”:  守好校园“一张网”

  “在校园里,我们能安心学习,安全在校,多亏了学校对我们学生的倾情守护……”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当孩子们参观了学校的各种安全设施和保障措施后,纷纷发出这样的心声。

今年以来,市实验中学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不断完善各种设施,强化安全制度举措,拉起一张保护师生生命健康的安全网,推动学校教育高质量平稳发展。

据了解,在学校显性硬件方面,该校在每个楼层安装防护栏,杜绝意外事件发生;安装摄像头236个,校园监控全覆盖,无死角,专人专班值守监控室,不给隐患留漏洞;增设双光谱热成像测温仪,疫情防控更高效;上、放学时段后勤安保及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护学岗,安全守护学校门口及周边重点路段安全。

隐性软件方面,与每位教职工签订“一岗双责”安全承诺书,制定常规安全制度和举措,每位学生接受安全平台教育,班主任及家长监督;每周一次安全主题教育,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针对初中孩子正值青春期阶段、与家长之间开始形成代沟、并有叛逆情绪出现,使得生活与学习上的各种摩擦催生了许多心理问题的情况,该校每周开设一节心理课,专业教师授课,让孩子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对每位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筛查,联合任课教师对异常学生重点关注,和家长积极沟通,在疏导中解决孩子心理问题,保护孩子幼小心灵。成立家校委员会,加强家校联系,在安全问题上,硬件软件齐发力,家校合作共努力,切实保障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全力筑牢校园安全网。

  “清廉文明” : 风清校园方致远

  中考前,初三年级主任兼班主任王蓉老师病倒了,但她坚持术后上班,提前一星期到校,因为她心心念念想着她的学生们。“决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耽误学生的学习。作为老师,我一直认为自己的事,再大都是小事;学生的事,再小都是大事。”王蓉说。

在市实验中学,始终有一支像王蓉老师一样的师德高尚、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团队,他们无怨无悔,奉献教育,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该校在教学主楼建立廉洁文化长廊,有“阳光生廉、课堂育廉、师德弘廉、家庭润廉、活动培廉”板块,让廉政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在校园景观中赋予廉政内涵,设立廉洁雕塑,种植廉洁竹林等廉政建设园地。组织教师和学生,以古诗、格言、廉政寄语等为内容创作书法作品,布展演播大厅,建设“廉政文化长廊”,营造浓郁的廉政文化氛围。这“一长廊”把全校师生的目光聚焦,让清廉文化建设永不掉线。

同时,该校规范校园廉政行为、认真落实《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全体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和“廉洁从教承诺书”。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把校务公开作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的有效抓手,切实抓好校务公开工作,强化群众监督力度。健全风险防控制度,增强廉政文化建设实效。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五面红旗’示范校为标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践行‘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追求卓越’的实中精神,确保红旗更展色更艳,以迎风招展的‘五面红旗’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市实验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霍峰业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