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中国古代的“交响乐团”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27

□董伟

由鼓、钟、磬等乐器组成的“金石之乐”,被誉为中国古代的“交响乐团”。“钟”也是极为重要的乐器,庙堂祭祀、婚冠丧祭、军事战争、宴请宾客等场合都必须用到“金奏”之乐。对于国礼而言,“鼎食”必有“钟鸣”,钟和鼎一样是最重要的礼器,也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磬”由玉石制成,音色清脆明亮。编磬与编钟交相共鸣,音响“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音彰”,可谓是金石齐鸣,金声玉振,雅乐清音,悦耳动听,开启了载入史册的“金石之乐”,在历史上延续了三千年之久。

闻名世界的曾侯乙编钟,集中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在音乐声学、乐律学、冶金铸造、机械工程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全套编钟共65件,通过测音,每枚编钟均可在不同部位上敲击出相距小三度或大三度的两个音。编钟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和西方两百多年前莫扎特时期的钢琴音域旗鼓相当。而它的音阶结构竟与今天常见的C大调七声音阶完全相同,全套编钟的中心音,恰好就是今天钢琴上中央C这个音。

从1978年出土到现在,沉睡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编钟总共奏响了三次。第一次是在编钟出土后的第三个月,恰逢建军节,成功试奏了《东方红》。听着来自远古钟磬和鸣的“金石之乐”又回荡在耳畔,在场的音乐家们感动得潸然泪下。

第二次是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国庆期间,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历史博物馆在京联合举办“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览”,曾侯乙编钟原件展出并现场演奏。1997年,谭盾为庆祝香港回归创作大型交响乐《1997:天·地·人》,曾侯乙编钟第三次发出了历史性的声音。 (《光明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