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辽国马具“天下第一”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4-08

□商越

契丹是游牧民族,因此契丹人非常宠爱自己的马,不仅要精心饲养,还会精心装扮。俗话说,“好马配好鞍”,这种爱马饰马的习俗,使辽国马鞍具工艺得到了高度发展,被北宋评为“天下第一”。

马具是辽墓中常见的随葬品。1957年在建平县张家营子乡辽墓出土了一件鎏金银鞍桥(马鞍的前后两端),主体纹饰左右对称,为缠绕在一起的两朵牡丹和拖着长尾的两只凤凰,做工精细,华丽大方,体现了辽代金银器高超的加工技术。

张家营子乡辽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墓中出土了丰富精美的随葬品,可以推断墓主人为契丹贵族。除鎏金银鞍桥外,还出土了鎏金马辔具、鎏金银当卢(马首饰物)、鎏金铜铃、铁马镫等马具。可想而知,这套精美的马具披挂在一匹骏马上,是多么英姿飒爽又方便骑乘。

辽宁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都惜青介绍,契丹人以鞍马为家,十分注意鞍具的装饰,这种民族传统工艺声名远播,时称“契丹鞍、西夏剑,皆为天下第一”,别处虽有仿效者,但始终赶不上这种水平。在辽国赠送的国礼中,鞍饰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史料记载,契丹皇帝送给宋朝皇帝的礼物中,就有一件“金涂银鞍辔”,是在鞍上凸起来的龙、凤、卷草等花纹上加以鎏金錾花,从而形成银地金花,使器具显得华丽富贵,连奢靡的宋徽宗见了以后,也惊叹辽之鞍勒“率皆环奇”。 (《辽宁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