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我的大地原点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3-03

刘紫剑

一个国家的大地原点,是一个国家的地理坐标——经纬度的起算点和基准点。

中国的大地原点,在陕西的泾阳。

我的大地原点,在山西的芮城。

1980年,我七岁,第一次进县城。那年夏天村里打井,父亲当时是村干部,第二天要进城买器材。我从头天夜里就开始哼唧,第二天一大早得以顺利地坐上拖拉机,“突突”了小半天,才来到四十里外的芮城县城。

四十年前的芮城县城,也就是一个十字街口、横竖两条马路。记忆最深刻的,是第一次吃到米饭,应该是蛋炒饭吧。世上还有这么好吃的东西——我头也不抬,干掉一大碗。

十五岁那年的7月,我第二次进县城,是作为一个初三的毕业生去参加中考。一个乡里几十个学生,一辆大卡车拉着。有好多人是第一次坐汽车,还有好多人是第一次进城,一路左顾右盼,一路欢呼雀跃,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到达县城招待所的时候,天都快黑了。少数家境好的同学到食堂去吃,大多数同学吃自带的干粮。打仗一样吃完饭,匆匆洗漱完,老师就吆喝着让赶紧睡觉。招待所是县城最高的楼房,六层,女生宿舍是二楼的小会议室;男生多,占了一楼的大会议室。大通铺,地上铺着一溜凉席,桌上也能睡,天热,每人就发个被单。第一次住楼房,我可睡不着,趁老师不注意,和几个同学溜出来,偷偷往楼上爬,挤在六楼的窗户边,俯瞰高处的世界。在越来越重的暮色里,看到远处县城的边界,四周空旷的田野,我有点失望,想着县城也就是一个大村庄;看到近处路灯下热闹的街道,附近楼房窗户里透出灰黄的灯光,又对城市充满了热烈的向往:电灯电话,楼上楼下,估计就是这个样子吧。

第三次去县城,就是中考以后,待的时间也长,前后一个多月。中考成绩不好,家里没钱供我继续上学,我就出来打工,在砖窑跟着工队烧砖,和姐夫到灵宝山里淘金,都因为活太重扛不下来。天快冷的时候,就投奔在县城造纸厂上班的大舅,帮厂里

清理垃圾。

年轻人精力旺盛,晚上总是舍不得休息,走二三里路到县城的中心去玩。所谓县城中心,也就是十字大街东北边的一块空地,是县里开大会的广场,下班以后就成了市民活动的主要场所。那时候没有广场舞,但总有一帮打扮时尚的小伙子在跳迪斯科,人越多跳得越疯狂;半个课桌大小的收录机,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边上围观的,总比中间跳的人多。我是一个忠实的观众。

有一天就去了慕名已久的永乐宫,城北五里地,一个人走着去,平坦而空旷的土路两边,是一块一块的庄稼地,忽然看到一片柏树林,个子比我高不了多少,总有几百株吧。柏树林的尽头,就是古旧而破败的山门。门票记得是五角钱,进到里面,空荡荡的古建筑里游人无几,看着七百年前美轮美奂的元代壁画,曹衣吴带,满墙风动,第一次为自己的家乡感到骄傲。这个时候的县城,面积没有明显的扩大,但在原来的建筑群中,多了好多临建房,都是进城摆摊做买卖的人住的。当时名气最大的,是一条几十米长的柳树巷,一街两巷的衣服,式样又多又便宜,挤兑得公家商店门可罗雀。

翻过年来,我又走进学校复读,半年后考上了西安的一所中专,四年毕业后,就留在了陕西。

再到县城去,就是十几年之后了。进入新世纪,四个姐妹先后都在县城买了房子,两个妹妹还在县城工作,每年春节假期我回到家里,除了陪父母,还要到县城待几天,和姐妹们聚在一起热闹。2007年买了车以后,回家就更方便了。回家的次数越多,对县城的了解也就越多,也就越来越为家乡感到骄傲。

古人把河道弯曲内侧的土地,称为“芮”。芮城的山川地理,正合了这个字义。

黄河是呈“几”字形流淌在中国的。“几”字右边这一竖,就是晋陕大峡谷。出了峡谷,大河掉头向东,而在河的北岸,东西走向,几乎与河并行着一座中条山。山河之间,夹出长达一百多里、宽四五十里的狭长地域,就是芮城,背依中条山,面向黄河滩,地形整体北高南低,呈一面阳坡状,是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从地图上看,芮城宛如被黄河抱在臂弯里的一个婴儿。

芮城处于晋陕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中游“金三角”地带,所谓“鸡鸣一声听三省”,历史极其悠久,180万年前,即有先民在此活动,在县域内的西侯度,发现有人类最早用火的痕迹。《诗经·魏风》中的《伐檀》《硕鼠》均采撷于此。芮城殷商时为“芮国”,西周时为“魏国”,史称“古魏”。北周明帝二年(558年)设芮城,有着1460多年的建城史。全县拥有各类文物保护单位二百多处,其中,国保单位就有12处。

好多文物,就集中在县城周围。想来也不奇怪,县城处于整个县域的中部,也是相对平坦的一处。我感到奇怪的是,以前怎么从来没注意过,这些年回家,这些文物好像忽如雨后春笋似的,一个接一个冒出来,而它们本来,就一直在那里的呀:全国仅存的四座唐代木构建筑之一的广仁王庙,安奉佛祖舍利的宋代圣寿寺砖塔,以及始建于北宋、历代不断修葺和重建、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县一级城隍庙……更不用提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长廊”的元代永乐宫。可以这么说,要想在一个县城看到唐宋元明清五朝不断代的建筑,芮城绝对是一个好的选择。

和姐妹聊起这个话题,姐姐在县城时间长,就说:以前饭都吃不饱,谁还顾得上这些东西,政府也没钱修,老百姓也没心思看。抚今思昔,感慨万千: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现在的县城,不知比我四十多年前第一次见到的,大了多少倍。姐妹家往来,都要开车。道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还修了不少的绿地和公园,人气最旺的,是永乐宫前的休闲广场,每到夏夜,人山人海。我不吃惊突兀出现的偌大的人工湖,也不吃惊年轻的柏树苗长成虬枝屈节、浓荫匝地的柏林,我吃惊的是永乐宫的山门,还是那幢建筑,古旧依然,破败不再,呈现出一派低调的大气。是我的心态变了,还是它的地位变了?

家乡的变化不止是这些。小时候吃惯的苹果、花椒、红枣,竟然都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尤其是苹果,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还有家乡的特色美食阳城卤肉、芮城麻片、泡泡油糕,也都火爆网络,走州过县,成了吃货追逐的目标。

再说交通。1989年我到西安上学时,150公里的路程,火车是五个多小时,汽车就更没谱了。现在,芮城境内有两条高速公路,县乡道路由四横二十一纵、五条旅游线路组成,从县城出发,东行半个小时到三门峡,向南有大桥直通河南的灵宝,西去两个小时到西安,北向穿过中条山隧道就是运城。

县城往南十多里地的黄河边上,有一处二百多米落差的陡崖,是万里黄河唯一以“大禹”命名的渡口。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发生过一桩壮举,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国家在这里修建了大型扬水灌溉工程,总扬程高达326米,灌溉面积约30万亩,工程1970年建成完工,1974年被列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大成就”。崖头四千多年的古柏传为大禹手植。在崖下的岸边,有一尊雕像,是一个坐姿的母亲,左臂环抱婴儿,左胸袒露哺乳,头向右下,微笑着俯瞰黄河,裙若浪花簇拥,安定祥和,周身洋溢着浓浓的母性。

我在这尊雕塑下照了一张相,并把这张照片做成屏保,每次看见,就想:这母亲河怀抱里的,就是芮城,就是我呀。

屈指算起来,我在家乡只生活了十七年,但不管走多远,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看见地图,无论中国的、世界的,我都习惯性地先找黄河,然后在它“几”字形拐弯的右下角,找到那个熟悉的地名,再以它为大地原点,看看自己走到哪里,看看自己走了多远。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