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老北京著名的两座“水果专卖市场”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2-28

□郎永

自打王府井百货大楼诞生了充满京味儿的“和平果局”文化街,不少生于斯长于斯的北京人便被这条充满回忆的街巷勾起了心中的波澜。顾名思义,果局之说必与这鲜灵的瓜果梨桃儿有着直接关系,其实我国宋代便有果局之说:“果子局专掌装簇、盘饤、看果、时果,准备劝酒。”《都城纪胜·四司六局》中记载,当时的果局是一个机构,专门为官府宴会供应果品。而老北京的果局则更为亲民,是百姓的一方乐土,时令水果、果脯瓜子,规模大的还售卖点心、糖果等,可以说这方乐土充满了甜蜜与浓郁的生活气息。

北京西城包揽了老北京著名的两座“水果专卖市场”,他们拥有共同的名字——果子市。如今我们从胡同的名称上,便可寻觅到它们曾经的身影。

这两处果子市,一处位于鼓楼西大街,另一处位于菜市口附近。一段时期,这南北两处果子市共同存在,按照在京城所处位置,被称为“南市”与“北市”。您可别小看这貌不惊人、仅仅靠经营干鲜果品生存的果子市,清代的时候,人家果行也有身份不俗的主儿,手里拿着政府发的“龙帖”,各地“名特优”水果才能入“法眼”,专门为宫里特供。到了民国,果行逐步放下身段,越来越多的小贩参与其中。

什刹海,这一片清澈的水面,为北市的诞生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又因为紧邻德胜门交通要道,运输、分销等也有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北市诞生于明代,兴于清代,主要经营北方干鲜果品,如桃、杏、梨、枣、花生、瓜子、核桃、栗子等,有天德、万顺、楼店、清全等果行。果子上市的时候,商户们便忙了起来,进货、选品、分销、运输……各季的时令鲜果、盛夏的西瓜大桃儿、八月节的石榴小枣……卖的起劲、买的热闹,通宵达旦,果香四溢。

直至民国时期,果子市仍旧热力不减,1946年《新民报》就有这样一段描述:每天天一亮,果子市店铺就开始营业,十点钟到达高潮。北平全市,城外关厢,所有鲜果局果摊,街头叫卖小贩,都分别汇集在“南”“北”两市,每个果店门前都用头号箩筐,分装各种果品,五光十色,陈列在街的两侧,货物基本不零售,果子起码要“五斤”以上,柿子起码要百斤。买果子的人,看好果子,问好价,到柜房先交钱,柜房给你一张纸条(内行叫“写帖儿”,上写某种果,数量和收款数目),拿着这纸条,到果摊上,交给手不离秤的卖货人,方可得到果子。另外,在果子市买货,按规矩是不准客户自己下手挑拣的。

(《北京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