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这一年,不平凡

——2021年运城教育十件大事回顾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2-01-07

记者 李宏伟

去岁厚重,来日可期。2021年12月31日,市教育局发布“2021年运城教育十件大事”,通过一件件沉甸甸的大事、实事、好事,反映出去年以来我市教育的成就,给社会带来了党和政府温暖的民生福祉,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感。通过对这十件大事的回顾,让全社会也增强了对教育的信心。2022年已经到来,新的号角已经吹响,全市教育系统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创建“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为加快建设“书香运城”,着力打造区域性教育中心,重振运城教育雄风,作出应有的贡献。

   盐湖区魏风小学后稷校区开展校园艺术节

  “学”得好

  党史学习教育“运城做法”

  得到中央、省委肯定

镜头:“同学们,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无数仁人志士以他们的鲜血和生命完成了历史的担当,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这是平陆县直初中上的一堂“少年党课”。

在被誉为“河东西柏坡”的闻喜县陈家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由闻喜县东街实验小学少先队员组成的“红色小小讲解员”队伍,五人一组,分工协作,用自信从容的微笑、落落大方的姿态、生动精准的解说、热情周到的引导,向一支支慕名而来红色朝圣的队伍讲述着曾经在这里的烽火岁月、可歌可泣的战斗故事和永放光芒的伟大精神。

回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市各级各类学校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党史学习教育新环境,激发学生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

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受到中央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省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四巡回指导组的充分肯定,运城经验在全省推广、上报中央。市教育局机关党委被表彰为“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始终把抓好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学习教育摆在重要位置,紧扣“学百年党史、育时代新人”目标,大力开展“1357”党史学习教育行动,积极构建“课程+读本+基地+宣讲+活动”教育体系,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唱、讲、读、看、做”系列活动和师生“双百双讲”活动。分学段编写了5册《运城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读本》,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开发推出了党史学习教育云空间,举办了万名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知识竞赛;将课后延时服务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主要内容,在全市425所公办非寄宿制小学全覆盖推广,14万余名学生受益;“放心午餐”“学生资助”、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402项。全市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先后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学习强国”等媒体和学习平台报道60余次。

 市幼儿园开展升国旗、唱国歌爱国主义教育。

    “抓”得紧

   “双减”构建良好生态

   初现成效

镜头:“兴趣爱好多了,睡眠足了,家长放心了……”“双减”政策的有效实施,在河东大地落地生根,给孩子、家庭的生活带来诸多好处,孩子们作业不出校,回家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看书,写书法,弹乐器等等,收获很大;家长们也不用总在校外辅导机构门外等孩子,可以安心地和孩子亲子阅读,或者给孩子讲讲故事,增添了家庭的幸福氛围。这种来自家庭的教育变化,彰显着教育的温情。

回顾: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减”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减负提质多措并举、校内校外同时发力,着力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积极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我市“双减”报道积分排在全省前三名。

在课堂改革上做“加法”。研究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公办非寄宿制小学课后服务的实施方案》等制度性文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打造优质高效课堂。在学生负担上做“减法”。全市中小学校严格按照教学进度和学习内容,科学布置课后作业,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着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在课后服务上做“乘法”。全市425所公办非寄宿制学校和216所有走读生的寄宿制学校全部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开展率达到100%,惠及学生240331人。在校外培训上做“除法”。停业整改证照不全、不规范运营机构275所,推行校外培训机构第三方资金监管平台使用,有效防范机构举办者跑路、退费难问题发生。

   “做”得实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实现新突破

镜头:“这真是一所高标准幼儿园,解决了附近群众多年孩子入学难的问题”。盐湖区第五实验幼儿园开园,为中心城区又增添一所高标准公立幼儿园。这是我市解决群众“入园难”“入园贵”问题,为群众办实事的有力举措和惠民实事,得到广大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回顾:市教育局克服困难,争取政策、统筹资金、协调资源,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更多孩子“就近上好学”,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满意感、幸福感极大提升。

加强学前教育普惠性建设。2021年,我市新(改、扩)建19所公办园,目前13所已投入使用。拟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18所,各县(市、区)民办幼儿园自主申报共计22所,超额完成4所。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优化。印发了《运城市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布局优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三年时间内拟撤并学校385所,新建,改、扩建学校45所。2021年撤并学校129所,均已顺利完成。有力推进寄宿制学校改造工程。今年我市寄宿制学校改造任务为80所,共改造校舍面积289913.6平方米,极大改善了农村地区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将运城学院附属中学改制为公办完全中学,新增公办初中学位750个;2021年中心城区新建公办圣惠小学和第五实验幼儿园,9月顺利开学。新建规划十小,扩建大运幼儿园于年底启动。

   “考”得顺

   研考高考中考有力有序

   平稳顺利

镜头:在近日严峻的防疫形势下,我市积极应对2022年硕士研究生考试,以“刚性防控、柔性服务”举措,设置县级考点、集中隔离点考场、发热考场,创新应对措施,彰显人文关怀,使得13672名考生没有一人因疫情因素而缺考。

回顾: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教育局、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及有关部门坚决扛起责任,科学统筹安全研考和疫情防控,完善应急预案,研考专设“稷王中学”等特殊考场,圆满实现“应考尽考”目标。

为落实落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分类处置、应考尽考”的指示精神,市教育局、市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积极会同卫健部门对所有考生进行数据筛查,并通过电话详细掌握重点考生的健康状况。针对稷山县疫情防控形势,我市在稷山县稷王中学设置临时考点,让因疫情原因无法赶到外地参加考试的稷山籍345名考生就地参加考试。此外还在盐湖区、闻喜县、稷山县、平陆县分设4个隔离点考场,实行送考上门,让11名在隔离点观察的考生就地同步应考;3名因疫情无法赴考的考生在盐湖区顺利“借考”。

  高考和中考事关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市教育局精心安排,周密部署,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全力保障高考、中考顺利进行,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向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增”得多

   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镜头:近日,在运城中学举办的“校园科技体验周”上,同学们随着引导机器人的指引与介绍,逐一体验人工智能产品:在裸眼全息投影处大家频频点赞;在象棋人机对弈点大家加油喝彩;人机对话机械手臂点参与者络绎不绝;在机器人乐队表演处大家静静欣赏,交流讨论。在太空舱WR体验区,同学们来到体验机甲大战处、无人机飞行体验区、多足机器人处、科大讯飞英语人机对话点、仿真实验体验点等处,身临其境的感受让大家激动不已。该校“校园科技体验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科技的魅力,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回顾:高中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最关键环节,关系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健康发展,需要统筹规划、科学谋划、精准实施,以看得见的成绩增强人民群众的信任度、满意度。推动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1年,全市教育系统以市委、市政府“建设区域性教育中心、打造名实相符教育强市”为战略目标,认真履行推进教育公平与提高质量的重大职责,明确方向抓统筹,聚焦问题挖潜力,深化改革增实效,凝心聚力提质量,自加压力,砥砺奋进,夺取了2021年高考成绩的全面丰收。同时,市教育局大力实施高中课堂教学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督导检查、高中对口帮扶、优质生源基地建设等一系列举措,使全市高中学校整体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推”得快

  当好“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

  创建排头兵

镜头:万兆接入、千兆进校、百兆到桌面的宽带接入,校园无线AP覆盖,全面建成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快速、高效、安全的教育信息化运行网络。

  建成教育云空间。中小学校共开通管理者空间11个、校园空间78个、教师空间3732个、学生空间29560个。

动态建设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专题性创客类空间29万余个,形成开放、多元、融合的数字资源新体系。

这是一组关于永济市智慧教育的“数字”镜头,也是我市智慧教育的缩影。

回顾:市教育局按照“项目突破、培训支撑、典型引路、绩效跟进”的工作思路,多举措推动“国家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工作上台阶,正朝着“主战场、大规模、常态化”的方向发展。

在“典型示范”上下功夫。组织举办运城市首届网络学习应用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共评选出50个优秀机构空间、50个优秀群组空间、300个优秀教师空间、1000个优秀学生学习空间,有效加快了全市空间应用成果转化。在“融合应用”上求突破。我市作为全国12家成员单位之一参加“互联网+”赋能区域教育新基建创新应用公益活动之“互联网+教研”大讲堂,积极探索新时代教研工作的创新发展;制订印发了《运城市推进中小学“三个课堂”应用实施方案》,逐步形成“名校出名师、名师上专递、专递育名师”的运行模式。成绩鼓舞人心。城区80%的智慧校园引领校达到智慧校园建设标准;永济市被评为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区域”,永济市城西初中、运城市实验中学被评为教育部“2020年度网络学习空间优秀学校”;《中国教育报》以《山西运城:让师生人人有“空间”》为题,深度报道了我市基于网络学习空间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7件优秀创客作品被推送到教育部参加全国比赛;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明受邀出席2021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并围绕“运城智慧教育建设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作交流发言,受到与会嘉宾的高度关注。

   “盯”得准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

镜头:“只有向着光的方向,才会把影子甩在身后;只有迈步向阳而行,才会把梦想种在更远方。”这是“新时代山西好少年”、市人民路学校李思锐同学写给自己的寄语。

  在2021年度“新时代山西好少年”评选中,我市人民路学校学生李思锐、力行中学学生申翊辰、盐湖区实验小学五洲观澜校区学生雍景皓、临猗县崇相西初中学生王昱润4名少年榜上有名。他们品学兼优,奋发向上,展现了我市青少年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以及积极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优秀品质。

回顾: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时刻牢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须臾未敢懈怠。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殚精竭虑、衔枚疾进。研学实践教育稳步推进,在全市范围内遴选了58家市级、123家县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其中芮城县永乐宫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德育常规基础性工作常抓不懈,常规性开展“致敬国旗国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创建“运城教育家育互晓”公众号,通过线上指导、线下活动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积极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集体备课研讨会”,全市中小学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专题集体备课576次,包括“长征”“党史重要人物”等诸多内容。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组建了由全市心理健康教师、志愿者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队伍,利用“运城教育家育互晓”公众号提供家庭教育服务,2021年共直播17场,累计收看学习达200余万人次。在中高考前夕,特邀北京专家进行专题心理辅导讲座,为全市41124名高考生和51888名中考生进行考前心理辅导全覆盖服务。

  “干”得欢

  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

  明显增强

镜头:“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果业方面的专业知识,而且还感受到了大学里的氛围,学到了更多的做人道理,现在我已经光荣地成了一名共产党员……”临猗县第一职业中学学生张良勇高兴地说。

“通过努力,我们专业的学生们学有所成,先后获得省、市电子技术应用相关大赛项目的一、二、三等奖。历届毕业生供不应求,在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的企业中,都有我们专业毕业的学生,一部分毕业生已经成长为企业骨干。”垣曲县高级职业中学教师韩瑜说。

芮城县第一职业学校学生姬会林毕业后从家电维修做起,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成为芮城县美的家电公司销售总代理。

回顾:近年来,从我市各级职业学校走出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在各自的岗位上收获了不同的精彩,取得耀人的成绩。

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一区两城三强市三高地”发展目标,加快推进运城市“1331工程”项目实施,大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能力,职业院校学科(专业)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在服务“技能运城”建设上,面向下岗职工、退伍军人、新型农民等社会群体开展1万人次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17所“1+X”证书试点校23个专业类别积极对接企业,引进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分批开展智能财税、云服务操作管理、无人机驾驶等37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举办运城市第11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开设15个赛项,800余名师生同台竞技,盛况空前。在服务“书香运城”建设上,组织开展终身学习活动周,开通“运城市全民终身学习网”,通过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终身乐学”的舆论氛围。在服务“幸福运城”建设上,学前教育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二级专业认证,获批山西省高水平专业群;陈福红名师工作室启动建设;3门地方戏曲专业校本教材正在排版印刷阶段。在服务“健康运城”建设上,“教学、培训、生产”为一体的口腔数字化实训中心建设完成,康养护理类10门“十四五”创新版教材完成编写,精品课程实现在线开放。

  “改”得深

   教育综合改革激发校长

  教师活力

镜头:“一定要打破陋习,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改革。要让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让能干的人得实惠,让奉献的人有价值。”这是风陵渡中学校长曹涑波的改革理念和执行标准。

  近年来,经过革命性的改革实践,风陵渡中学通过奖励性绩效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学校人心思变,人心思教,变“被动干”为“主动干”“我要干”,教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回顾:“四有教师”“四个引路人”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前进方向和素质要求,改革就要围绕激活广大教育工作者内心动力做文章。

搭建“四赛”平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先后组织全市中小学教师赛解题、赛讲课、赛命题、赛成绩,“四赛”活动的扎实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广大教师学习钻研热情,有力助推了全市教育教学质量跨越式提升。稳扎稳打推进改革事项。在临猗、新绛、河津三个县(市)开展校长职级制试点工作,科学建立校长职级体系和评定考核标准,推动试点县(市)校长职级制改革工作在全省立标杆、出样板。突出师德锤炼队伍作风。在风陵渡中学召开全市师德师风建设暨绩效工资改革现场会,全面安排部署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编印《新时代教师应知应会知识手册》《新时代教师师德师风案例选编》,发放至每一名教师手中,督促教师常学常思、应会必会,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防”得严

   持之以恒抓好校园安全和

   疫情防控

镜头: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这是全市教育系统始终绷紧的一根弦。去年以来,为了守护校园一方净土,全市教育系统在校园安全防范和新冠疫情防控上枕戈待旦、夙夜在公。在防疫一线,全市教育系统和各级各类学校严防教育一线,扎牢校园防护网;在校园安全上,筑起安全屏障,保障孩子们健康快乐学习。

回顾:慎终如始开展校园安全工作。在运城市安全教育信息平台,先后开展8次专题培训教育,全市中小学17428班级,588947名学生全部接受教育,我市安全教育信息平台专项活动学习使用情况全省排名第一。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防建设六项任务完成率均达100%。全市1736家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视频监控覆盖率均达到100%,与市场监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晋食安”App联网学校食堂1397家“互联网+明厨亮灶”完成率达到80%以上。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常态化措施。严格校园出入、健康监测、物资储备、活动把控、思想教育等各个环节和关口,运用大数据全面掌握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和师生健康状况,严格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好全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健康监管100%全覆盖。面对西安、稷山等紧急情况,沉着应对,确保了教育系统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