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隋炀帝修建的大运河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2-29

□徐金星


隋炀帝开修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达余杭(今杭州),北通涿郡(今北京),贯通钱塘江、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五大水系,南北纵贯27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我国腹地唯一的一条南北走向的长河。洛阳是陆上丝绸之路与隋唐大运河唯一的交汇点,隋唐大运河是联结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纽带。

大业元年,隋炀帝征调河南、淮北诸郡100多万民工,开挖通济渠。通济渠分东、西两段:西段从洛阳西苑,引谷水、洛水,穿过洛阳城,沿东汉阳渠东流,在偃师东南入洛水,洛水在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入黄河;东段从板渚(今河南省荥阳汜水东北)再引黄河经荥泽(今郑州市西北、惠济区古荥镇一带)入汴水,复自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东引汴水入泗水,通达淮水边的山阳(今江苏淮安)。

同年,隋炀帝征调淮南10余万民工重新开凿邗(hán)沟。邗沟,本为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的运河故道,东汉建安初,广陵郡(治今扬州市)太守陈登开凿新道,线路有所改动。此次隋炀帝重新开凿邗沟,即略沿建安陈登新道,自山阳至扬子(今江苏扬州南)入长江。

大业四年,隋炀帝征调河北诸郡100余万人,开挖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接卫河至涿郡,全长2000余里。

大业六年,隋炀帝二游江都。到江都后,欲巡幸会稽(今浙江绍兴),便征调大量民工在长江以南开“江南河”,从京口(今江苏镇江)引江水,穿越太湖流域,直达钱塘江边的余杭,长八百余里,宽十余丈,可通行龙舟。至此,工程异常浩大、复杂的大运河全线告竣。 (《洛阳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