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鲁因小学里幸福的孩子们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12-24

记者 李宏伟

编者按: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落实“双减”政策,合理布局建设城区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让更多的孩子享有优质教育资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就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多次部署。我市教育发展蒸蒸日上、不断进步,尤其义务教育阶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孩子们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人民群众称赞不绝,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从本期起,本报将通过展示来自一线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设情况和特色办学模式,展示我市义务教育的成果,展示基层教育的风采。

夏县裴介镇中心校鲁因小学的学生开展军鼓社团活动。李宏伟 摄

冬日的一个下午,时值课后活动时间,在夏县裴介镇中心校鲁因小学里,整个校园一片欢腾,成了孩子们欢乐的海洋。

校外的操场上,军鼓社团的孩子们在练习敲鼓,大鼓和小鼓整齐配合,孩子们的动作和步调一致;篮球社团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练习拍球、传球,“嘭嘭嘭”“嘭嘭嘭”地回响着球击地面的声音,几十个孩子也能拍得整齐划一。在教室内,一年级学生在练习画画,李贝贝小朋友在认真地画着雪天和草地,她还自信地给大家展示着;在舞蹈教室里,舞蹈教师李玉荣给孩子们排练着舞蹈,随着美妙的舞曲,孩子们无论从动作还是表情都展现出了快乐,展现出了孩子们的训练有素。

这种场景已经成了农村学校——鲁因小学的常态,也成为孩子们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光。

鲁因村地处夏县裴介镇,这里人杰地灵,历史悠久,是夏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因手工空心挂面”的发源地,素有“晋南手工挂面第一村”的美誉。自古以来,这里的人们就崇尚耕读传家。近年来,鲁因小学借着夏县县委、县政府对教育优先发展的契机,不断完善学校基本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发展农村教育,构建优质均衡义务教育,提高农村学校的办学质量,得到家长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学生也不断回流。

在鲁因小学门口,正在接孩子回家的家长王先生高兴地说,从去年开始他的孩子就回村里上学,现在村里学校的条件和城里一样,各种教学设施都很齐全,还能学点特长,不用再去校外辅导机构学特长了。而且学校教师也很优秀,还有名师,良好的教育资源让家长很放心。

今年,夏县裴介镇中心校提出“一校一品,一校一特”工作方针,打造裴介中心校农村教育亮点。目前该中心校开展“八项工作八件实事惠民生”活动,构筑平安校园,压实疫情防控落实两个“减负”,实施课后服务开通校车业务,服务百姓群众组建教研团队,提升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开足开全课程,注重家访家联,强化阅读写字,得到了群众的好评。鲁因小学在一年级新生中开展了争当“红领巾小健将”活动,召开家长茶话会,让家长及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体育锻炼,建议学生每日定点、定量、不定方式地进行体育锻炼,如“八段锦”“武术操”,让运动真正成为一种伴随学生成长的生活方式并长久地坚持下去。

擦亮农村教育品牌,重振裴介教育精神,这是裴介镇中心校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对于这个宏伟计划,中心校校长薛毛来也是信心满满。

薛毛来说,下一步,学校将关注特色培养推进绩效考核,探索多元评价学校“立德树人,以人为本,育人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以“平安校园”为切入口,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书香校园建设”,努力走质量立校、文化兴校、名师强校之路,最终只有一个目的——办家长认可、群众放心、社会满意的有“温度”的教育。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