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乡村振兴的“薛公秘方”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11-03

记者 苏黎原

深秋时节,蟹肥鹅壮的薛公村颇有江南水乡的风韵。谈笑间,村党总支书记程俊怀讲出了他的5条心得。

秘方一:党建统领


誓言铿锵党旗红 资料图片

从1984年到2021年,从27岁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到64岁仍然身兼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两职,程俊怀掌舵薛公村38年,连选连任,为什么?

“谋全局,懂规矩,守纪律,提素质。”程俊怀这样回答。

——“谋全局”,就是着眼发展大局,顺应时代要求,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落实、年尾有总结,工作分工到人、责任明确,有职党员定责、无职党员设岗,党员干部人人都有事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

——“懂规矩”,就是善于把党的政策、本村拟落实办法,通过“四议两公开”制度转化为全体村民的共识,带领大家共同发展,实现大事村民共商、财务村民共管、红利村民共享。

——“守纪律”,就是正常开展“三会一课”,月月坚持主题党日活动,每年对干部进行测评,确保党员干部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提素质,就是高度重视提升干部素质、优化干部队伍。多年来,程俊怀参加了中组部举行的农村支部书记培训,其他干部参加了临猗县委举办的农村干部学历提升工程,所有干部都接受过市、县级党校培训,政治素质普遍得到较大提高。现在这届干部,平均年龄49岁,还有两名大学生,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班子把稳舵,党员当先锋。全村80名党员分别包联680户群众。党员门前挂牌亮身份、联户群众做服务,大事难事往前站、急事险事冲在前,把村事当家事干、把群众当亲人看。

班子强,在村里有领导力!这条是最根本的!

秘方二:破解难题


外国游客到咱村 资料图片

长期不发展,就会失去向心力。

过去,薛公村因地处省边、市边、县边、镇边、沟边、河边“六边”,处处“靠边”,长期贫困;现在,在党建、经济、生态等方面全方位领先,实现逆袭。村党总支被省委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被市委授予“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村委会被县委、县政府授予“模范单位(集体)”称号。

“当前,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土地碎片化、生产传统化、产业分散化、产品无牌化、思想保守化,继而导致收益低效化。一家一户三五亩地,发展现代农业是一句空话。”程俊怀想到了新症结,也采取了一些对策:

——科学分类,因地制宜。把全村可用地科学归纳为3个“5”,即5000亩耕地种粮食和经济作物,5000亩荒坡搞绿化,5000亩滩涂发展养殖业。

——整合土地,率先发展村集体经济。把村里一万亩滩涂、荒沟收归集体,统一管理,统一发展养殖业等产业。

——重视粮食生产。近几年,薛公村又根据我国粮食安全形势的变化,通过推动土地流转、合作社申报、土地整理等工作,鼓励支持3个种粮大户承包了近1500亩耕地,专门种植小麦和玉米,占全村可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同时,鼓励村民在种植经济作物时套种粮食。

如今,全村1000余亩优质核桃园里硕果累累;1000亩大闸蟹养殖场,2000亩小龙虾养殖场和100亩鹅、鸭养殖场里蟹肥鹅壮;由2000亩莲藕塘,160亩红莲观赏园、垂钓园,8000米汽艇畅游通道等组成的黄河文旅基地里游人如织、红红火火。“薛公黄河大闸蟹”“薛公黄河滩”两个品牌已注册成功,产业发展态势良好。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50万余元,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500余元。

村集体有了钱,怎么让村民分享红利?第一笔491万元,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每年40万元分红,用于村民吃水、用电、补贴及关爱老年人等公益事业。第二、三阶段村集体分红,80%按股权分给村民,20%留作村集体的活动经费,实现了集体经济壮大、村民收益、开发商获利的“三赢”局面。

秘方三:科学治理


薛公村里美如画 资料图片

在前一段秋雨肆虐以及9月22日雹灾的打击下,薛公村的秋粮减产、部分房屋受损、供水系统损毁。

车行薛公村,有几处路段被垮塌的崖壁阻碍,有的已经被推土机清理干净,有的还需要治理。

“莲藕2500亩,水稻280亩,苹果333.4亩,杮树139.3亩,葡萄11.5亩……”当天,村委会正在统计受灾情况,统一制定成表,上报争取补贴,同时积极开展生产自救。

紧急时刻,薛公村的自治是有序、有效的,干部得力的背后是制度到位。

薛公村制定了《村规民约》等各种制度,发挥治保会、民调会、巡逻队作用,维护村内秩序。强化红白理事会、老年协会、乡贤理事会、道德评议会作用,树立为人民服务意识。建立党群服务中心,方便为群众办事。落实“2528”工程,即每月25日干部报账,28日开干部例会审核、公示。在自治全流程中,群众有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享受权。

以法治村。开办村法律讲堂,建立村法律顾问站、村心理咨询室、法制宣传一条巷,落实“一村一警”,帮助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以德治村。积极创建“三零”单位,努力实现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建立信访台账,做好社会维稳工作。

薛公村正在实现法治与德治的有机统一,基层政权非常稳固。

秘方四: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基本国策。

在国家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2021年,临猗县生态综合治理投资达到2.11亿元。“六边”村薛公村比地处平原的村庄受益更多。

记者在薛公村新建的望河楼上看到,山坡上,栽满国槐、复叶槭、金叶榆、雪松等大型乔木,高杆红叶石楠球、紫薇、高杆月季、红花木槿等彩叶花卉灌木;沿黄一号公路边,地面装上了彩色绿篱和宿根花卉作为地被,既有林带绿化色彩丰富的视觉冲击,又可观赏到错落有致的山体景观;广袤的黄河湿地,芦苇丛丛、荷塘处处,水鸟飞翔、渔夫撒网,人在画中、画在山水间。

秋高气爽,工人师傅正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修复山体破损面。除了修复山体,临猗县还实施湿地保护、国土绿化、生态治理等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如今,薛公村已经初步形成通道绿化、山体修复、节点游园、美丽乡村绿化系列景观,把青山绿水还给母亲河,展示出绿色黄河、生态黄河、景观黄河和幸福黄河的美丽景色。

秘方五:乡村文明

“发展乡村文明的主要目的是树立文明的家风和村风。”程俊怀说,接着讲了5条措施:

一是通过开办农家书屋、农家夜校,广播宣传组织活动,向村民宣传党的政策、好人好事,对村民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大家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通过制定红白事管理制度,狠刹大操大办之风,倡导文明节俭。

三是坚持每年举办九九重阳节老年人活动、春节为7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100元红包,树立尊老、爱老、敬老的良好村风。

四是评选好婆婆、好媳妇、绿色家庭、五星级文明户,激励先进,鼓励后进,树立家庭和谐的好家风。

五是积极组织文艺活动。每年利用春节、古会、法定节假日、村黄河湿地旅游节,组织锣鼓队、管乐队、秧歌队、舞蹈队、马角队表演,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涵养村风民风。

硬件是文明的基础。薛公村投资800万余元,涂白巷道墙面5万平方米,建文化墙、法治巷5000平方米,绿化巷道花盆栽树800余株,建小游园2个,硬化修复巷道3000平方米,建设景点4000平方米,整治残墙破壁32户,开通村循环道路,整改监控设施,整治电路网线,为群众创建宜居宜养宜游的美好家园。

同时,村“两委”积极为群众办实事:投资500万余元,建污水排放管网20000米、污水处理站一个,改造自来水管道18000米,680户全覆盖;天然气入户300户,节能环保省钱;改厕430户,强力推进厕所革命;建党群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党员义务清扫巷道,整治“六乱”,防疫值班站岗,入户动员疫苗接种,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调解民事纠纷,做群众的贴心人、勤务兵。

编辑手记:推进乡村振兴的“薛公秘方”并不复杂,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为人民服务,不断破解发展难题,不断实现新发展。相信更多的村庄也能办到,并结合实际有所创新。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