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9-15
□记者 杜磊 寻霄
▲周末,孩子们在羽毛球场尽情挥洒汗水。 杜磊 摄
“最近大家晒的都是陪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沉浸在玩乐器、学画画,以及亲子阅读的照片,感觉家长们的思想观念开始变了,更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市区人民路学校的学生家长王女士发现,今年开学后微信朋友圈有了新变化。
“以前周末奔波在各种辅导班,孩子压力大,家长也苦恼。今年新学期孩子主动要求学打羽毛球,坚持了一段时间,越来越有兴趣。”一位市实验中学的学生家长说,看到孩子运动后的酣畅淋漓,感觉孩子眼睛有了神采,笑得更灿烂。
新学期“双减”政策的落地,让我市广大中小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悄然发生转变。
开始不习惯
习惯才能成自然
“家长出现的焦虑情绪,主要是来自中、高考的升学压力,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盲目攀比有关。”盐湖区涑水联合双语学校校长任玉萍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有许多家长认为,不额外补课、不大量“刷题”,孩子的成绩就上不去。有些家长看到“别人家更优秀的孩子”都去上辅导班了,自己孩子岂有不去的理由。“双减”政策出台后,仍有一些家长对此存在偏见和不理解,甚至抱有抵触情绪。
“很多家长只一味要求孩子努力学习,或是‘加码’孩子辅导班数量,错误的教育观念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孩子没有兴趣学习,成绩不理想,这反过来又会增加家长的焦虑情绪。”任玉萍说。
在涑水联合双语学校,每周定期开展的家长课堂,让更多的家长从内心体悟“双减”政策的良苦用心,避免“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读懂孩子,找到适合孩子发展的成长之路。
“落实‘双减’,必须要家长和学校达成高度协同。”任玉萍说,只有家长真正对“双减”政策理解了,减负提质才会成为可能。“作业量减少之后,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兴趣培养,同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不断提高自控能力,最终达到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
“现在,学校把课后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实践性作业和弹性作业4种类型,有针对性地供不同程度的孩子自由选择,既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也让作业完成效率高的学生有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该校初中部语文教研室主任柴晓萍说,做好课堂教学的“加法”和课后作业的“减法”,向课堂教学和作业优化要质量,用智慧与巧劲才能真正推进高效减负。
学校转方式
家长才能转观念
在永济市实验小学,新学期学校进一步丰富了课后托管服务内容,真正方便了家长,减轻了负担,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兴趣爱好。开学以来,该校调整作业结构,提高设计质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确保孩子们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该校四年级学生家长董瑞梅表示,“我相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会越来越好,孩子在学校完全能学足学好,在校外上辅导班根本没有必要。”
“现在孩子们终于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大家都不用再上高价补习班,把假期还给孩子,让他们学一学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孩子们健康成长。”临猗县临晋小学四年级学生家长宋翔哲表示,“双减”政策的落地很及时,长时间以来孩子们真的“太忙了”。
新学期,盐湖区后稷小学不断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目前已开设了琵琶、钢琴、足球、篮球、乒乓球、沙画、国画等20多项特色课程。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之前,在校外报一学期辅导班,动辄就要花费几千元,学校免费的课后延时服务让孩子学得好、玩得好,大大减轻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许明欣用“轻松”来形容“双减”政策落地的新学期。作为后稷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家长,之前她与不少家长一样,时不时会产生焦虑情绪。
“以前放学时间早,我跟孩子爸爸接上娃还要回到单位,孩子只能在办公室写作业,完成效果也不太好。有时候孩子看到班里小朋友报培训班,也来问我们该学什么、报哪个班。”许明欣说,新学期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后,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延时服务从家长的角度出发,解决了接送孩子的难题;课后服务让辅导作业不再是‘鸡飞狗跳’,让愉快的亲子阅读成为家中日常;校园社团可以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引导者’……”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许明欣最初对“双减”政策产生过一些怀疑——学校能落实吗?孩子能适应吗?随着新学期学校推出的一系列举措,让她对孩子在学校更快乐地成长充满期待。她希望在“双减”实施的同时,大家能对教师有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让政策更好的落地。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