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陶鬲:美学与实用功能 兼具的炊具鼻祖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9-15

□记者 张建群 文图

▲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出土的陶鬲

走进运城博物馆华夏之根展厅,石器时代的展品虽然丰富、厚重,但是因为偏于原始与自然,美学上的意义是比较单薄的。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一些造型独具一格的陶器。其中,三足陶鬲给人的印象就比较深刻。

仿生学的应用


▲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出土的陶鬲

眼前的三足陶鬲,乍一看,特别像3个站起来的布袋。如果再发挥一下想象力,也像羊妈妈的乳房,圆润、丰满,而且富有柔情似水的美感。作为一名普通观众来看三足陶鬲,可能会想到它的美学意义。众所周知,人类的文化、文明是从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生发展之规律而衍生的。智慧的先民不仅通过观察物候变化总结经验,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修订了历法,而且也模仿自然界的动物形象与功能,制造了服务自己生活的工具。

具有仿生意义的器具我们现代生活中有很多,如由蜻蜓人们设计制造了飞机,因为鱼而发明了船、潜水艇,由刺荆而发明了锯……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给了人类无尽的智慧资源与想象空间,记者以为陶鬲便是人类最早的一种仿生器具。

夏县东下冯遗址出土的这件单耳陶鬲,式样朴拙,造型饱满、圆润,线条流畅、自然,望去美观、大方。最重要的是它还很实用,是人类早期烹饪食物的重要炊具。

考古学的意义

关于这件单耳陶鬲的考古学意义,记者采访了运城市原文物局总工、副局长李百勤。他告诉记者,这件陶鬲有典型的龙山文化特征。它的体量较小,比较精致,用现代语言来说,可以满足三口之家之用。这也反映出当时的人类组织已经有了较小的类型。与它相比,之前的仰韶文化的陶鬲体量就比较大,可以满足比较大的人类群体使用。

单耳陶鬲体量较小,因此一个耳便可以提起来,方便人们取用。体量较大的陶鬲一般多有两耳,取用力量更为平衡。

李百勤说,因为这种三足陶鬲袋状足内是空的,所以在下边烧火加热时,受热面积更大,能缩短加热时间,提高烹饪效率。这一点也体现了人类从仰韶文化时期到龙山文化时期的文明进步。

三足陶鬲发展到后来,3个袋状足演变为实心的,人们增加了上部的容积,这样它的稳定性与耐用性增加。后来,因为有了灶台的出现,陶鬲三足的功能渐渐淡化,从而慢慢演变为陶釜、鼎等。陶鬲从人们生活必需品一步步走向祭祀、奉神之礼器,功能发生了质的飞跃。

据介绍,陶鬲在人类发展史中存在时间非常漫长,陪伴着人们渡过从茹毛饮血走向熟食的关键时期,对于文明演进功不可没。小时候在乡村看到过一些三足砂锅,它们的祖先其实就是朴实无华的陶鬲,不过3个袋状足已经演化为3个实心的小足,上边圆球形的部位承担了锅的功能。

慢生活的智慧


▲垣曲古城东关遗址出土的陶釜灶

除了单耳陶鬲,运城博物馆还有一件出土于垣曲古城东关遗址的陶鬲,在袋状足的上部有两个有孔的小耳,可以想见,当时人们将绳子穿于其中,便可以提起来使用。

龙山文化时期距今有4000年至4800年之久,透过时光长廊,注目眼前的陶鬲,它们厚重结实的形体可以穿越千年时空,渡过沧海桑田,走进博物馆明亮的展柜,确实需要一种坚韧的品质。除了坚韧与结实,它其实还透射着另外一种特质,那就是慢,一种真正的不愠不火,从从容容。

试想,那些木柴燃起的火,要透过它厚厚的壁加热、煮熟它腹中的水和食物,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完成热传递呀。煮熟一顿饭的时间是漫长的,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人类慢慢地煮熟了一顿又一顿饭,长养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身体,汇聚了一代又一代的文明,令人感念。通过炊具鼻祖陶鬲练就的定力与耐力,也一定沉潜于现代人的基因中,提醒我们,在前进的路上,从容一些,稳健一些,长久一些。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