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代的开学之乐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9-06

□曾龙

在古代,开学不仅仅意味着学生们迈入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更蕴含着一套丰富的仪式与流程。

▲古代学堂场景 (资料图)

学费就是开学前需要筹备的头等大事。在古时,学费称为“束脩”,其叫法来源于《论语·述而》,孔子有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给我十条干肉,我便教你。后来,“束脩”便渐渐成了学费的代名词。

最初的“束脩”多为实物,后慢慢演变成了银两。去外地读书的学子,家长除了要准备学费外,还得准备一笔路费,这便是我们熟知的“盘缠”。古时一些有钱人家为了孩子求学,甚至还会在求学地附近购置房产。

准备完学费后,家长们还要准备校服。古代传统的校服名为青衿,早在先秦时,就已在学子间流行开来。据说“青衿”之名,最早源于《诗经·郑风·子衿》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后来,东汉的大儒又提出:“父母在,衣纯以青。”再次重申了“青衿”的意义。到了唐宋时,学子间又开始流行一种叫“襕衫”的学生装。襕衫是一种长袍,上衣与下裳合而为一,由秦汉时的深衣演变而来。

准备好学费和校服,学子便要带着“行李箱”出发了。古时的行李箱叫作“笈囊”,它是古代放置收纳书籍等用品的统称。古代学子外出求学时,常常会背着它远行,所以便有了“负笈”一说。

到了学校后,古代学校同样也会为学生们举办非常隆重的开学典礼。在古代,入学礼和成人礼、婚礼、葬礼合称为“人生四大礼”,可见其被重视程度。

开学典礼上,还会举行一系列入学仪式。首先是“正衣冠”,学生们会把衣冠、容貌打理得有条不紊,再由老师逐个检查。随后,老师会端出准备好的一盆清水,让学生们把手放入盆中,洗净之后再拿毛巾擦干。通过这种仪式,让学子们洗净心中的杂芜,从此心无旁骛地去读书学习。之后,还要进行拜师礼仪、师父训话、宣布门规及赐名等一系列活动。

一切完毕后,便到了仪式的高潮,就是开笔礼。

开笔礼包括朱砂开智、描红开笔、击鼓明志三部分。首先是“朱砂开智”,老师会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笔,在学子眉心处点上一个红痣,寓意学子们从此开启了心灵的智慧;随后,学子们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描红开笔,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最后,学子们排着队来到鼓边,边击鼓边大声说出自己未来的志向。

(《临沧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