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古代准考证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28

道光帝时,为防范舞弊现象,每到秋天考试时,在各省的乡试试场上,官府就派出几十名乃至上百名兵勇,列坐于能俯视号房(即考场)的高楼上监考。然而,有的举人自穿号褂,进入被监视的号房写文章,有的则利用兵勇能畅通无阻出入号房的特殊身份,专门传递别人代写的文章。

于是,当时朝中的主考官想出一个绝招——凭“票据”和“座位便览”(即准考证),验明正身,方可入号房。

一位收藏家曾展示一张在民间并不多见的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这张准考证上不仅写有应试者的曾祖、祖父、父亲、老师及邻居的名字,还需要两位保人画押,以备在领取考卷时查验考生真实身份。看来,在科技落后的古代,要查验考生身份,做到不出差错,还真是不容易。(《科教新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