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清代“九省御录”前世今生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26

□高世良

卢沟桥是清代皇帝拜谒西陵和去南方巡视的必经之地,为此,清代由广安门至卢沟桥修了一条石路,这条路是通往南方九省的干道,也称九省御路,为了与京南古幽州南大道区别,又称西大道。这条石路是由雍正、乾隆皇帝先后修建的,它东起广安门,经关厢、太平桥、六里桥、小井、大井、五里店到卢沟桥。

雍正八年修广安门至小井村石道,长约5千米,宽6米,道路将洼地垫高,砌以巨石,石块规格长1米,宽0.5米,厚20多厘米,耗资同样不菲。

乾隆二十二年对雍正修建的这段石路进行了重修,并从小井往西又续修到大井村,长约1.5千米。路建成后,在大井村西头路当中建木牌坊一座,乾隆四十年又改建成石牌坊,有3个门洞,东西两面有皇帝题写的匾额,东侧题曰:“经环同轨”,西曰“荡平归极”。

1935年后,这条石路多次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条石御路迎来全新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京石高速公路六里桥至卢沟桥段,基本上是沿清代这条御路线建设的,古之御路在改革开放年代建成了现代化的高速公路。

(《北京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