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暑假,这些健康问题需要 特别注意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7-21

□记者 景冬波

本报于7月7日刊发了市中心医院急救科副主任张琳刚整理的《暑期,这些安全需注意》;7月14日刊发了《抓住暑假,给孩子们的健康“加油”》两篇文章,文章见报后,读者建议多刊发些类似文章,帮助孩子安全、健康地度过暑假。根据读者建议,综合国家卫健委7月13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以下简称“发布会”)内容,本期特围绕青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不良体态纠正、肥胖和网络游戏沉迷进行科普,敬请关注!

7月20日,运城慧济医院院长李鹏(左一)为患者评估脊柱侧弯曲度。记者 景冬波 摄

“看住了、管好了、用对了”,预防儿童意外伤害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再那吾东·玉山7月13日在发布会上介绍,近期一些地方发生了多起溺水和交通意外等儿童意外伤害事件,令人痛心。对于所有伤害的预防,核心是9个字“看住了、管好了、用对了”。

“看住了”就是成人有效地看护孩子。这里强调的是有效地看护,具体操作就是要近距离、不间断、不分心。例如,在预防儿童溺水中,当儿童在水中或者水周围时,无论在泳池中、澡盆里,还是在开放性的浴场中,家长都应专心看护儿童,不应分心做其他事情,比如家长玩手机、接电话与他人聊天等。溺水发生过程十分迅速,一旦发生,结果往往是致命的。“近距离”强调的就是家长与孩子保持“一臂之内”的近距离,这样在发生危险时,家长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施救。

“管好了”指的是管理危险环境,管控危险行为。例如,假期预防儿童触电,家长应该首先排查和消除家中及儿童经常玩耍地方存在的漏电隐患,对家中的电器、电源、插线板等可能造成儿童触电的源头,做到安全使用和管理。对儿童湿手触摸电源等危险行为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用对了”指的是使用安全的防护工具、产品和技能。比如,预防儿童中毒,家中的常用药物、日用化学品、杀虫剂等,应选择使用儿童不易打开的安全包装,或者储存在儿童不易拿到的地方,以防止儿童误服、误用造成中毒等。

早发现、早干预,改善不良体态

“我家孩子身子站不直,一个肩膀高、一个肩膀低,李院长你给看下这是怎么回事?”近期,在运城慧济医院(市青少年体能训练基地),院长李鹏时常会被体态异常的学生家长问及。经过评估,确诊为中度脊柱侧弯,需要进一步康复训练。

李鹏介绍,青少年脊柱弯曲异常目前明显增加,特别是在初中年龄阶段是最常见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初中和高中阶段,青少年的身高发育基本接近尾声,这个时期主要以脊柱增长为主。目前,儿童青少年体育锻炼相对比较缺乏,固定脊柱正常生理弯曲两侧的肌肉力量不足,再加上坐姿、站姿不正确,容易造成脊柱弯曲。

李鹏介绍,学生时期的体态异常主要有矢状面和冠状面的改变。矢状面的改变有头前引、圆肩驼背、骨盆前后倾、膝过伸等;冠状面的改变有高低肩、假胯髋、O型腿等。

李鹏表示,学生骨骼相对柔软、弹性大、可塑性强,是容易导致体态异常的客观因素。但同时,这一客观因素也决定了改变体态异常,只要早发现、早干预、早纠正就能早恢复。

李鹏建议,暑假时间长,家长应和孩子多去户外活动,特别是多做维护脊柱健康的运动,比如单杠以及平板支撑等运动,这对脊柱发育非常有利。还有促进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包括正确的站姿、坐姿,改变久坐行为,以及合理控制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根据每个孩子的身高特点,定期调整家里或者学校课桌椅的高度,正确地选择使用书包,最好选择双肩背书包,当然书包的重量不能过重。家长如果发现孩子体态及运动功能异常,请尽早去就医,通过科学的干预手段调整,让孩子拥有挺拔的体态和洋溢自信健康的笑容。

多方努力,积极干预网络成瘾

生活中,经常见到几名学生躲在角落里,拿着手机低头认真地玩着游戏,口中不时喊出“快、跟上”等话语。他们在干嘛呢?美其名曰“吃鸡”。

由于网络的高度普及,网络成瘾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世界卫生组织于2018年6月将网络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不仅是一个公共卫生课题,也是一项社会治理挑战。

运城市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吕创泉介绍,网络成瘾是指上网者由于长时间地和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时空当中,对互联网产生强烈的依赖,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而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网络成瘾的类型包括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友成瘾、网络信息收集成瘾以及网络交易成瘾。

吕创泉表示,对于发生网络成瘾的行为,家庭要积极干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预防在先。跟未成年人讨论网络的优缺点,协商和约定上网目的、内容、方式和时间,将家用电脑摆放在公共区域,提前安装上网相关软件,讨论安全上网的注意事项。

2.注意观察。关注未成年人上网时长、网游消费支出,了解他们日常话题是否围绕网络游戏、上网时是否规避视线等。

3.行为干预。限定未成年人的上网时间,可以和他们协商逐步减少上网时间,在手机、电脑设定密码锁,办理上网过滤套餐,对于积极改变及时给予肯定;培养其他替代性爱好,如阅读、运动、电影、手工等;寻求帮助,采取定期家庭预警自我测评,达到重度依赖时,则需要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和辅导,以尽快戒除网瘾,减轻沉迷网络的危害。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7月13日在发布会上介绍,我国6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农村超过了城市。

赵文华表示,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儿童青少年肥胖有重要作用。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孩子实现充足的身体活动,尽最大努力减少静态行为时间,减少看屏幕时间。

第一,家长要帮助孩子从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家庭每周食谱,食谱可以体现食物多样化;带孩子去超市、菜市场一起买菜识别食物,一起看食物标签。让孩子进厨房,让孩子学会做家常菜。

第二,家长要帮助孩子实现充足的身体活动,尽最大努力减少静态行为时间。充足的身体活动就是要有积极的出行方式,多干家务,到阳光下健身。孩子们要有大量的、中到高强度的活动,而且活动的时候要气喘吁吁,出点大汗,这样的活动每天至少1小时。学习的时候也应该1小时活动一下,或者45分钟站起来活动一下。也就是说,减少静态行为,即减少靠着、躺着、坐着。

第三,减少看屏幕时间。不仅是视力问题,也是肥胖问题。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关注一下体重,一家人经常测体重,量身高、腰围,让孩子记下来,划个曲线,要学会判断。如果体重和身高相比,体重长得太快了,就要采取行动。另外,对于已经超重或者稍微肥胖的孩子,不要让孩子们盲目减肥,不要偏听偏信减肥办法,可以咨询专业医生。

第四,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我国6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有将近20%的人每周至少5天以上都喝含糖饮料。我们鼓励孩子们多喝水,水指的是自来水、白开水,饮料不是水,所以应该不喝或少喝。家长希望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身教重于言教,和孩子们共同成长。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