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7-17
□张嘉贞
作者简介:张嘉贞,唐蒲州府猗氏县(今运城临猗)人,曾官至宰相。他写的这篇序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写桥的散文,奠定了赵州桥“世界第一桥”的地位,是最早点明赵州桥修建年代和建造者姓名的文字,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赵郡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试观乎,用石之妙,楞平砧斫,方版促郁,缄穹隆崇,豁然无楹。吁!可怪也!
又详乎叉插骈坒[1],磨砻[2]致密,甃[3]百象一,仍糊灰璺[4],腰铁拴蹙,两涯嵌四穴,盖以杀怒水之荡突。怀山而固护焉。非夫深智远虑,莫能创是。
其栏槛华柱,锤斫龙兽之状,蟠绕拿踞,眭盱[5]翕欻,若飞若动,又足畏乎!
夫通济利涉,三才[6]一致。故辰象昭回,天河临乎析木[7];鬼神幽助,海石倒乎扶桑。亦有停杯渡河,羽毛填塞,引弓击水,鳞甲攒会者,徒闻于目。目所睹者,工所难者,比于是者,莫之与京[8]。
注释
本文选自《唐文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石桥,即赵州桥。
[1]骈坒:排列相接。
[2]砻:磨。
[3]甃:以砖修井。这里为垒砌之意。
[4]糊:粘合,封闭。灰璺:灰缝。璺,原指器皿上的裂纹。
[5]眭盱:形容龙兽矫健的样子。眭,目光深注。盱,张目。
[6]三才:古时天、地、人谓之三才,这里指天上与地下。
[7]析木:十二星次之一,与黄道十二宫的人马宫相当,从尾宿十度到南斗十一度为析木,古天文学家将析木看作天河的桥梁。
[8]京:大。
赏析:
赵州桥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才能的结晶。张嘉贞的序文以饱满的热情、优美的文笔,表达了人们对建桥工匠的赞美。序文用写生笔法,对桥的地点、建造者、形貌、构造、功用等一一介绍,尤其对弧拱无柱的高超技艺、四个小孔的杰出创造、槛柱雕饰的精美多姿进行了细致描绘。序文运用神话传说故事,驰骋想象,既为文章增添浪漫色彩,也表达了作者的钦敬、赞美之情。序文句法骈散兼用,文字古奥,风格典雅。
(运城市古中国文化研究会供稿)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