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运动,让青春绽放光芒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16

■记者 郑 菲

暑假来临,有的学生利用相对自由的时间大量运动甚至烈日下剧烈活动导致身体不适,有的学生则被辅导班挤压得没有时间运动致使体质下降。正处在成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需不需要运动?应选择哪种适合的运动方式去强身健体?夏季运动有哪些注意的地方?近日,记者就一系列问题采访了市中心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姜劲松,听听专业医生关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科学运动的建议,以期提高学生对运动的重视,并利用假期加强锻炼,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让青春绽放光芒。

几名学生在市体育公园篮球场打篮球 郑 菲 摄

适量运动利身利心

7月9日下午4点半,烈日当头,市体育公园的篮球场上,已经有七八个学生在打篮球了。

“平时学习紧张,没有时间运动,现在放暑假了就想多打会篮球,基本上一有时间就约上朋友打篮球。”在球场边休息的柴林昊边擦汗边告诉记者,“暑假后就要升入高三了,运动的时间更少了,所以想在这个暑假尽情地打篮球。”

刚对战完一局的初一学生王梓昊在球场边喝水,他告诉记者:“篮球是我非常喜欢的运动,暑假时间比较充足、自由,上午补课,下午会来这里打球。”

因为喜欢某项运动,而在暑假尽情运动的学生有许多。但记者发现,当下仍有不少学生被辅导班占据大部分时间而没空运动,或由于本身不喜欢运动,而不去运动。

“我的两个孩子从小就不喜欢运动,每次放假除了做作业就是在家宅着看电视、玩手机,让他们出去跑跑步,他们也不去,真希望他们能出去运动运动,锻炼锻炼身体。”提起孩子不喜欢运动,市民卫女士有些无奈。

“现在缺乏运动的学生很多,长期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体质下降,还会一定程度上提高成年后患上一些疾病的几率,如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等,而且一些高年级学生长期处在学习高压下,如果长期不运动,始终保持高度紧张的状态,容易精神紧张、抑郁等。现在的孩子课业压力重,许多家长认为,运动时间和学习时间是相互冲突的,其实适量运动能激活大脑,促进大脑发育,提高学习效率。”姜劲松说。

适量运动对青少年儿童的身体和心理都有好处。姜劲松表示,运动能促进青少年儿童生长发育,提高他们的抗病能力,增强适应能力,还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让青少年儿童反应灵敏。除此之外,还能调节人体紧张情绪,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消除学习带来的压力,恢复体力和精力,让青少年儿童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生活中。希望家长和孩子都能意识到运动重要性,并且利用暑假时间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掌握方法正确运动

打篮球、踢足球等是许多学生喜欢的运动,但也容易在剧烈的运动中受伤。柴林昊告诉记者:“打篮球容易磕碰扭伤,激烈对抗时,难免会受伤。”

针对篮球、足球、跑步、游泳等常见运动,需要在运动时注意什么?

姜劲松表示,首先,运动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比如提前热身等,可以避免运动中突然用力而拉伤肌肉,许多其他的损伤也可以通过正确的热身运动来防止,还有在感觉力不从心时就赶紧停下来。

其次,注意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自我感觉是重要指标,如果感到有点心跳加快、轻度呼吸急促、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运动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消失,这说明下次运动要减量了。

最后,掌握专业技术动作的要领和方法,必要时戴好运动保护器具,可减少扭伤等情况发生;在适宜的气候条件及适宜的场地下锻炼,也可以减少受伤。青少年儿童可以选择相对安全的公园等场地,切不可在马路边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中运动。

“另外,夏季游泳的学生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游泳时要选择正规游泳馆,并且由教练或大人陪同。夏季青少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要不断提高孩子安全意识,杜绝去河流、水库等危险场所,要去正规的游泳场所,以减少安全隐患,保护好青少年儿童生命安全。”姜劲松说。

防暑补水至为关键

炎炎夏日,仍有许多运动爱好者顶着太阳进行户外运动,不免会出现身体不适,严重的甚至会中暑、晕倒。那么,夏季什么时间段运动较好?运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姜劲松说:“首先要注意高温防暑、防晒。夏季早晚温度合适,户外迎风做些强度适中的运动非常舒服,但要避免在上午11点到下午4点这段高温时间进行运动,此时温度过高,紫外线过强,十分容易中暑。如在紫外线强烈的时候做运动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最好是穿透气舒适、速干的长袖、长裤等防晒装备进行运动,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在夏季的早上6点—10点以及晚上6点—8点运动比较合适,可避免阳光晒伤肌肤,此时天气相对凉爽,可防止中暑。”

运动要适量。夏季天气炎热,长时间在户外进行运动,尤其是剧烈高强度的运动,很容易导致中暑,此时应当适时调整运动强度以及时间,一般以运动30分钟—60分钟为宜,选择强度适中的运动项目,比如慢跑、散步、走跑交替、跳健身操等。如运动过于激烈或阳光暴晒后感觉呼吸困难、头晕眼花、眼前发黑、四肢绵软,要尽快到阴凉的地方,及时补充水分,静坐休息。

避免空腹运动。很多人说空腹运动能更好地燃脂,但大部分人如果什么都不吃就开始运动的话,非常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症状,建议在运动前30分钟—1小时适量饮水并吃一些容易消化、清淡、含糖分可补充能量的食物,如香蕉、鸡蛋、西兰花、苹果、玉米、牛奶等。

及时补充水分。夏季温度过高,长时间进行运动的话,要提前备好饮用水,在运动前、中、后都要及时喝水,避免体内的水分因运动汗液流失过多,导致身体出现头晕、无力、口干、心率过快等缺水症状。建议运动前喝300毫升水,运动中喝200毫升水,运动后休息一下,不要猛灌水,要少量多次补充,身体已有缺水现象的最好补充淡盐水。

“特别提醒下,虽然天气炎热,但青少年儿童运动后不可马上喝冷饮、吃雪糕,因为人在运动时会大量出汗,毛孔处于张开状态,以利于散发体热,此时如果马上吃冷饮,会使毛孔立即关闭,出汗被迫中止,这样会影响体热散发,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还会引起腹痛、喉咙疼痛及声音嘶哑等现象。”姜劲松强调。

择优项目养成习惯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由于身体发育情况不同,需要选择一些适合当前身心状态的运动方式,暑期的时间相对自由、充足,也是养成运动习惯的较好时机。不同年龄段有哪些适合的运动方式?要如何选择更好的运动项目以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姜劲松建议,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稳定增长期,身体各部分机能的发育速度比较平缓。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不能承受过高强度运动,对抗性运动也不太适合。父母可以带着他们尝试一些简单日常的体育项目,如慢跑、跳绳,或者接触一些球类运动的基础动作训练等,频率和时长控制在每周3次—5次,每次20分钟—30分钟。这些运动使小朋友肢体得到节律性的压力,充足的血液供应可以加速骨骼生长,需要注意的是,热爱运动虽好,但是每天的运动时间最长不要超过2个小时。

青少年时期是运动习惯养成的最好时期,要开始培养他们的定向运动能力。运动项目推荐乒乓球、篮球、足球、武术、舞蹈、游泳。这个阶段的孩子在运动时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此时家长们可以开始培养孩子的专项运动能力。不过由于孩子仍处于成长阶段,因此进行对抗性运动时需注意对抗强度,避免受伤,以免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在体验了多种运动项目后,家长可以按照孩子自身的能力、性格和兴趣来选择对应的运动项目,最好挑选一两项运动作为长期训练项目,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让他们保持对运动项目的持续兴趣。

大学生的运动项目多种多样,有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铅球、乒乓球,有跳高、跳远、标枪、短跑、中长跑、爬山,有游泳、体操、武术等等。这些运动项目对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大有好处,学生可以根据体育课的要求、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其中若干项,坚持经常锻炼,除选择共同锻炼的项目外,还可以根据个人素质及爱好选定某些专项,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爱好固定一两个专项坚持锻炼,充分调动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