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

冀中军民保家卫国的伟大创举

——油画《地道战》鉴赏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13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同年11月,日军向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发起全面进攻,意在占领拥有丰富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冀中平原。为此,日寇对冀中平原进行了规模空前手段残忍的大扫荡。面对凶残的敌人,守卫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无论在武器装备,还是在人数上,都处于劣势。身处劣势的抗日根据地军民,因地制宜发明了一种特殊的战斗方式——地道战,从而有效打击了日寇,保护了军民。1951年,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军民利用地道战保家卫国的伟大创举,创作了油画《地道战》,成为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三大经典作品之一。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方针为实行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当地抗日武装缺乏在平原地区抗日经验。当时,晋察冀军区第十军分区的政治委员旷伏兆来到当地的杨庄,突然几百个日本兵把村庄包围。群众急中生智,就把旷政委藏到下面的一个小地道,当地的群众叫“蛤蟆蹲”,安全躲过敌人搜查。旷政委认为平原地区能够利用地道和日本军队作斗争。他这个想法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在经过抗日军民反复探索后,军民们把地道口设计在墙壁、灶台、炕头、马槽等,在全村内推广,逐步实现“村连村”“户连户”。

地道战充分弥补了平原作战的缺陷,这种隐藏于地下的游击战术常常让日本侵略者顾此失彼、防不胜防。当敌人拉开架势进攻时,游击队就钻入地道消失得无影无踪;当敌人撤退时,游击队又从野外的地道突然钻出来,在日军背后给予猛烈打击。

地道战开始后,日军通过放火、放水、放毒等手段,极尽所能地破坏地道,但是为了将地道战进行到底,当地军民也想了许多应对之策。比如把地道口设计在锅台、水井等地作为掩护;为了迷惑敌人,他们还在洞内挖掘了像迷宫一样的“棋盘路”,甚至还设计了直通村外的突围口,这样地道就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下堡垒。为了让地道更安全,群众又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在地道口埋设地雷,自己人知道后绕着走,日军却无法躲过,这就是抗日斗争的新创造。要挖出纵横交错、功能完备、规模庞大的地下堡垒,一般需在地面上先平行打两口竖井下去,然后再对着挖。据当时的老民兵回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是两侧互相听到对方声音,接着互相凿通的那一刻。地道战的成功经验很快走出冀中,在华北其他地区予以推广。

据统计,抗战期间,冀中人民构筑的地道达到约1.5万公里,仅1943年华北军民就利用地道成功拔除敌方据点碉堡600多处,同时恢复和发展了3500个村庄的政权。聂荣臻元帅评价说:“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是华北人民保家卫国,开展游击战争,在平原地带战胜顽敌的伟大创举。”此后,地道战又被运用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面对敌军强大的地空火力优势,中国人民志愿军挖掘了长达一千多公里的坑道和六千多公里的各种堑壕、交通壕,修起了一座“地下长城”。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托地道进行斗争,最终在阵地战、坑道中歼敌五十多万人。

1951年,画家罗工柳根据冀中人民的战斗经历创作了油画作品《地道战》。这是他的第一幅油画作品。谈到创作油画《地道战》的初衷时,他说:“我想表现我们民族在最困难的时候能战胜敌人,表现中华民族顽强的战斗精神和他们的智慧。”

为绘制好《地道战》,并没有亲身经历过地道战、第一次拿起油画画笔的罗工柳感到压力巨大。他曾带着草图来到河北的一个村庄,请当时参加地道战的民兵帮忙修改。民兵看过草图后纠正说,地道入口不在门口,他们从马厩里的槽头出出进进,罗工柳随即改成女民兵从马厩槽头钻进钻出。

《地道战》创作完成后,在新中国美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对于第一次拿起油画画笔创作的罗工柳,同行们称赞他为天才。然而面对赞誉,罗工柳却说:“如果没有在战争年代的亲身经历、感受以及人民群众的帮助和启发,我是画不出来的。”

《地道战》表现中国军民协同奋战的团结精神,整幅画面故事性、戏剧性很强。画面中有8个人物形象,其中有4个人物形象为主要人物,分别是刚刚走出地道拿着枪的指挥员的形象,探出上半身的青年女战士;在画面右侧,有一位在瞭望口的瞭望员,他手里端着长枪正向外瞭望,画面左上角在梯子上观望的战士,他和下方人物又产生互动。画面中的8个人物形象像是构成一幕舞台剧,却又完全来自真实生活。

《地道战》的场景被设置在晦暗狭小的马厩,但画家却充分利用虚实对比、光线的明暗处理等手法破除了空间限制,反而给人以“一目了然”的观感。在画面的视觉中心,画家以“中间亮,四周暗”的舞台追光手法突出手持驳壳枪站立的女民兵,而另一位正从地道口跃出的女民兵也被追光照亮,连同隐没在黑暗中的老者也因为光线的处理变得生动起来。

同时,画家巧妙地运用人物向上、向外的视觉方向以及体态动作,拓展了画面的空间。画面中除了往上递手榴弹的民兵外,其他民兵的视线都朝向画面的右方。而画面右方的士兵正在观察外界的情况,让观者的焦点有了向外的联想与延伸。

狭窄黑暗的空间与战斗者的饱满身姿形成反差,但却构建了视觉上的和谐性。同时为了表达正义的信念,画家将画面处理为柔和的暖色调。天窗投射的光线以及身着红衣的女子洋溢着温暖的感觉,渲染出光明必胜的坚定意志。在这里,并不是刻意地渲染表现战争的残酷,而是非常乐观地去讲述和描写地道战的智慧。

暗背景的呈现与暖色调的运用给观者以乐观的心理感受。在当时,这样的创作风格也被称为“土油画”。“土油画”是20世纪50年代美术界对本土油画的一种说法,当时很多画家仅仅通过画报、画册学习油画,还不熟悉西方油画的语言。而《地道战》将西方油画在“写实”中求神韵与中国传统水墨画在“写意”中求神韵的特点相结合,创造了具有时代特点和个人色彩的油画艺术语言。这种“土油画”的“土”,恰好也是那一代艺术家可贵品质的体现,也就是他们对于生活的体会,对于人民的亲近和对于题材的熟悉。朴素的、真挚的、可感的创作态度直到今天,仍然启迪着更多的美术工作者以及文艺工作者。

这也正是已经过去70年的《地道战》带给今天的艺术层面上的启示。如今八十多年过去了,曾经饱受磨难的冀中平原迎来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新局面。地道战中体现出的英勇智慧、全力攻坚的精神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报记者游映霞根据央视纪录片相关内容整理)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