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08
□王继怀
周末,一朋友打来电话,说家里东西太多了,需要清理掉一些,但是每次清理时都清理不了几件。比如清理衣柜,但每次都是败下阵来。后来干脆像买衣服一样,一件一件地在镜子面前试穿,觉得不合适的就丢掉,结果还是失败。为什么呢?她说似乎所有的衣服都能找到留下的理由,要么觉得还可以穿,要么觉得有感情、有故事、有记忆……清理其他东西也一样,于是现在家里东西越来越多,必须狠下心来一次彻底的“断舍离”。她打电话就是想问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朋友的电话让我想起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上,竟然有那么多东西是我不需要的。
在生活中,我们都懂得要断舍离的道理,也明白要清理掉生活中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但做起来却往往不容易。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清晰的清理标准,少了些敢于“断舍离”的勇气。
“断舍离”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智慧。
要“断舍离”,就要懂得取舍;有取舍,就得有选择;有选择,就得有标准。孟子曾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读这段文字,我们就知道他对于取舍,有着十分清晰的标准,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什么该留,什么该舍。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有了标准,接下来就需要有敢于“断舍离”的勇气。生活中,我们往往因为怀旧等因素的影响,舍弃一样东西比抓住一件东西更难,更需要勇气。要敢于断绝不需要的,舍弃多余的,脱离留恋的,果断放手,轻装前行。我想,我的那位朋友或许就是因为缺乏勇气,该断不敢断,该舍不敢舍,该离不敢离,一次次清理,一次次失败,家里东西堆积如山,影响了生活。
清理物品是这样,对待人和事何尝不是这样?我们要及时整理臃肿的行囊,清理掉不需要的物品、不愉快的记忆、沉重而压抑的情感,对心灵进行减负和洗涤,卸下包袱,轻松上阵。
“断舍离”不是清空,是舍弃不需要的,留下真正重要的,腾出更多空间、时间和精力,做好真正重要的,让生活更美好。 (《广州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