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08
□柳蕊
朋友,请珍爱人世间的一切美好……——题记
最近读了朋友、山西运城籍作家晋东波的长篇小说《黄丝带之恋》,有不少感触,不吐不快,想与读者朋友们在此分享。
我比东波大几岁。他在山西,我在河北;身处两省,命运相似。我们同是早年丧母,算是同病相怜,所以以姐弟相称。我平常叫他小波,他称我为大姐。一直以来,我们姐弟相惜,手足情深。
那天,一位朋友用特快专递为我寄来一本崭新的由山西出版传媒集团三晋出版社出版的《黄丝带之恋》,正是小波的作品。手捧书本,墨香扑鼻,仿佛家长看见自家孩子的百分成绩单一样,我兴奋不已。用了整整一夜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小说一气读完,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十多天里,我满脑子都是小波小说中的那些可敬可爱的女性形象,激动、感慨、陶醉……虽然我的文学修养并不高深,但我毕竟是个女人。女人就有女人的情结,女人就有女人的温婉、柔软。小波作品里那些充满正能量的女性形象打动并感染了我,她们的美貌与美德在小波笔下活灵活现,丰满得像山像水、如诗如画。
《黄丝带之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而立之年的赵春善意外卷入小姨夫高文军等人实施的一起抢劫案中,被判有期徒刑九年。妻子扆品菡四处奔波,救夫未果。这位坚韧、质朴、善良、顽强的女人没有被社会偏见、乡邻歧视和丈夫继母等人的逼迫所击垮,而是带领百余名原本生活困难的娘子军,办起了黄丝带刺绣织品厂。她们的产品远销国外,获利丰厚。成功了的扆品菡没有坐享其成,奢华度日,为了方便织品厂职工的子女就学,她创办黄丝带金太阳学校。为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们还成立了黄丝带姐妹亲情团。
发生在赵春善身上的人生变故,现实中并不鲜见。作者没有花过多笔墨去渲染男主人公的悲苦、无奈,而是将笔墨用在了这个劳改犯身后的几个女人身上,为读者展示了一幅感人至深的大德大善图。
《黄丝带之恋》洋洋洒洒四十万字,始终贯穿一条主线:逆境——坚韧——善良——呼唤(德行天下),满满的社会正能量。赵春善虽然不幸入狱,但命运之神没有抛弃他,总有人在默默地帮助他:扆品菡、荷香“出镜率”最高;婷艳、小娟次之;紧接着扆品萱、刘蕊、孙玉华、景玉春等善良女性,T台走秀一样,依次闪亮登场,展示美好的心灵与品德。即使镜头较少的栗莲瑞、祁丽雯、杜雪梅三位女性也有不少过人之处。这些女性有的清丽典雅,果敢豁达;有的个性飞扬,才华横溢;有的秀外慧中,知性灿烂。她们敢爱敢恨,勇于担当,令人感佩。
我特别想弄明白小波创作《黄丝带之恋》初衷何在?我想,小波可能是在以赵春善的名义追念两位深爱过的女人——扆品菡和荷香吧。作为姐姐,我真诚祝福小波能像自己小说里的赵春善一样拥有更多的真情,温暖他此去的人生。
小波的作品描写的是女性群像,让读者深切感知,一个个看似属于弱势群体的女性,面对逆境的自强不息。她们用善良和大爱传递着社会正能量,描画着风雨之后的美丽彩虹,书写着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无根而永生者,情也。文学,说到底还是要靠真情感人。充满深情的《黄丝带之恋》刻画了逆境中的女人花形象,表现了她们人生的美好与芬芳,带给读者的是一杯滚烫的普洱茶,是一坛浓烈的陈酿酒,是一曲动人的女儿歌。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