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7-07
□王捷
7月1日上映的电影《革命者》正在热映中。
“究竟是怎样的相信,会让他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这是小编看之前的疑惑。“就是有那样一份‘相信’,如信仰一般,牢牢印刻在他的骨子里,让他愿意为之奋斗,并为之献出生命。”这是小编看完后的答案。
这段时间,电视剧《觉醒年代》的热度持续,让我们有幸重新了解了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而电影《革命者》,则为我们呈现了另一个视角下的李大钊。影片最让人动容的地方,就是让我们看到了凝聚在李大钊身上那份深深的、坚定的信仰。
与往常的人物传记电影不同,《革命者》有着独特的叙事逻辑。影片并没有直接用一个整体故事去呈现,而是从李大钊被处以绞刑的前38小时开始倒叙,穿插了毛泽东、陈独秀、赵纫兰等多人的视角。这些人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立场,他们眼中的李大钊,与在监狱中受刑的李大钊不断交替,最终重叠相加,串联起李大钊波澜壮阔的人生,形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北京市民宣言》的发表、国共第一次合作等历史事件也在影片中一一出现。电影跳跃式的拍摄手法,让李大钊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多样,也让我们看到李大钊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他所播撒的革命火种,影响了一批又一批革命者。
饰演李大钊的是演员张颂文。在同期上映的电影《1921》中,他饰演的是何叔衡。小编先看的《1921》,不过此次他饰演的李大钊却丝毫没有让小编出戏。这也正是好演员的魅力所在吧,无论角色怎样多变,留给观众的总是角色本身。
所以,当看到片中李大钊为被外国人无辜杀害的报童争取权益时的坚毅果敢,当看到学生们游行伤亡惨重时他那“我们有主义,但我们也要枪”的无奈悲愤,当看到临刑前剃头时他依旧乐观面对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看到他说出“你们一定要相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的铿锵有力……都会被深深感染,也对他有了更深一层的解读。
片中,李大钊还有许多台词直戳人心,振聋发聩。“我们今天流的血,都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为天下人谋幸福才是真正的大事”……尤其是他身陷囹圄即将赴死的几个场景,虽没有台词,但他的大义凛然,让人不由得留下泪水。潜伏的地下党来救他,他却放弃了生的机会,他说从古到今没有一场革命的胜利不是用流血换来的,如果他的死能唤醒那些麻木的人,他愿意去死。
也正如影片最后,李大钊的那段内心独白:“我从黑暗中反叛而来,却不属于未来的光明之地,我的脚,踏在黑暗和光明的交锋处上。或许有一天,黑暗会把我吞噬,可是为了你们能走向光明拥抱光明,我愿意去直面黑暗。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阳光会普照整片中国大地。”在他的心中,我们的党是有信仰、有理想的党,这样才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以他坚信,总有一天我们会取得胜利,那是一种有力量的信念。
“帮我看一看,革命胜利的那一天,是什么样子。”片中李大钊这样说。而今天的祖国,正是对他最好的回答。彼时满目疮痍的、沉睡的中国需要被唤醒,那是怎样艰难,我们难以想象。革命先驱们在黑暗中寻得一束光,最终照亮了我们如今的世界。这份信仰的力量,历久弥坚,需要我们永远传承下去。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