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6-23
□倪萍
姥姥在我还不到两岁的时候就把我接到了水门口,还是从青岛机关幼儿园的小木马上接走的。妈妈既要上班,又要带孩子,只能顾着我哥哥,把我放在长托幼儿园,几个月接一次。姥姥说,怕我一辈子都“不会笑”,就咬着牙把我接回了水门口。
那时候生活困难,姥姥的小女儿还不到9岁,为了养活我,姥姥把村里能借的鸡蛋都借来了,又把从娘家带来的一对银镯子卖了,换了能摆满一张炕的鸡蛋。
从那时候开始,无论多穷,鸡蛋在我的生活里就没断过。蒸着吃、炒着吃、煮着吃,一个吃得下,3个也撑不着,我噌噌噌地往上长。半年后,妈妈从青岛来看我,简直认不出我了。“会笑了”的我笑得让姥姥都害怕,因为无论见了谁,我还没说话,就先笑。
姥姥说我4岁的时候就会串门儿了,而且准能吃得小肚子溜圆才回家。我至今也不能确定,如果没有水门口4年的“野生活”,继续在青岛机关幼儿园长大的我还会不会是今天的我。
有人做过调查,问10个孩子,在两种妈妈中会选择哪种:一种妈妈生下孩子就一天也没离开过孩子,失去了最佳的工作机会;另一种妈妈生下孩子就去奔事业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年龄小的孩子基本都选择了前者,成熟的孩子都选择了后者。
我问姥姥:“你选择谁?”姥姥说:“那还用说?选第二个。”我庆幸上天给了我两个妈,前者是姥姥,后者是妈妈。
(《山西妇女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