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侦察英雄李来龙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5-25

□王卫星

李来龙,全国侦察英雄。山西省长子县石哲镇西沟村人。1945年9月参军,194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侦察参谋、营长、师侦察科长、179师司令部副参谋长、73师副师长等职。经历过大小战斗40余次,其中有30余次是从事侦察敌情、勘察地形、捉“活情报”等侦察工作。在晋南、临汾、晋中、太原、秦岭等战役中,多次深入敌军内部获取重要情报,屡建奇功,被誉为“指挥员的耳目”。

机智果敢

李来龙所在部队是毛泽东亲自批准的“临汾旅”。临汾旅是一支英勇善战、战功卓著的部队,其前身是山西新军“青年抗敌决死队”第3纵队。1945年12月改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8纵队第23旅,旅长黄定基,政治委员萧新春。

1947年在晋西南攻克乡宁的战斗中,李来龙带两名战士去吉县侦察,途中遇到国民党军一个排,他机智果敢地迎击敌人,缴获火炮1门、机枪1挺和其他枪械10支,俘获敌军18人。李来龙从俘虏口中获得黄河桥国民党守军的详细情况,对炸毁大桥,阻止援军,顺利解放乡宁、吉县、大宁等城池起到了关键作用。

1948年3月5日,晋冀鲁豫军区前线指挥所破译了胡宗南给临汾国民党守军第30旅旅长尹瀛州的密电,电报令尹瀛州率其所部秘密乘飞机迅速撤往西安,准备对中共中央首脑机关所在地延安实行突然袭击。徐向前及前线指挥所遂于3月6日命令晋冀鲁豫军区第8、13纵队以及太岳军区部队开始对临汾南、东、北三面合围,准备10日发起进攻。

因第24旅要奉命迅速占领敌人飞机场,强行阻止敌人空运逃走,前线指挥所遂急令第23旅尽快占领临汾城南要地,与第24旅协同,对临汾形成钳制。

根据敌情变化和中央军委的命令,徐向前毅然决定将预定3月10日发起的临汾战役时间提前3天打响,并即时向各纵队及参战部队下达了命令。消息传来,指战员们情绪高涨、个个摩拳擦掌,于3月7日拂晓前到达临汾城南张茹村村南。3月8日,旅长一声令下,23旅按照预定方案,攻占了张茹村、尧庙、郭村等敌军据点。

十分谨慎

李来龙是老侦查员,他足智多谋,方法灵活多变,况且,捉“舌头”又是他的专长。

进攻曲沃时,他乔装打扮、神出鬼没地查明了敌人的增援情况和具体部署。为了炸掉小船窝铁索桥,他带领2名战士乔装摸进县城捉到“舌头”,弄清了索桥的构造和敌人的布防情况,并巧妙歼敌一个排,俘敌23名。

进攻城南西赵村据点之前,黄定基旅长令侦查排排长李来龙去捉“舌头”。李来龙决定由自己化装成敌军军官,副班长李玉山、战士陶有成化装成“卫兵”,一起去完成这项紧急而危险的任务。

当时,驻守在据点的敌人已经发觉解放军向临汾城逼近,警觉性很高。太阳刚落山时就将兵力集结在地堡内,严密封锁了村庄的各个进出路口。

李来龙的任务是捉“舌头”,敌人大多在碉堡里,每个碉堡顶上都架有一挺机枪,并且村口设有哨兵,即使遇到敌人也不可开枪,到碉堡里捉“舌头”仅靠他们3人强行抓捕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李来龙十分谨慎,他仔细观察后决定先摸进村内再想办法。

名声远扬

李来龙和李玉山刚刚摸进村里,“停!”李来龙突然低声喊道:“有地雷!”说着,李来龙小心翼翼地弯下腰一看,他的小腿已经碰到了一根细绳子。李玉山问:“排长,踩着地雷了?”“没有。这里布有连环雷,绕过去,小心。”他俩绕开地雷后,李来龙说:“真险呀,一不小心,就会暴露,弄不好我俩的小命就撂在这儿了。走!”

李来龙和李玉山悄悄地摸进村里,在一家窗户下用手蘸着口水将窗户纸浸湿捅开一个小孔,他们见屋内一名军官和几个穿着便衣的人正在屋里抽大烟。李来龙当即认定:这是一个难得的捕俘时机。

李来龙和李玉山突然撞进屋内,大声训斥几个烟鬼。3个烟鬼见李来龙是“军官”,战战兢兢地回答着问话。李来龙大声喊道:“李玉山,把他们带到司令部去。”

李玉山拉响枪拴,喝令3人按他指定的方向走去。当走到铁丝网附近时,一名俘虏说:“长官,到司令部去应走那边。”李来龙用手枪顶住他的脑袋厉声喝道:“少啰嗦,跟着走就是了。”战士陶有成也及时赶过来接应。3名解放军从敌人驻守的西赵村里抓了3名“舌头”,胜利回到旅部。

旅指挥所从“舌头”口里了解到敌人的设防和兵力布置情况,弄清了23旅所面对的东赵、西赵、南赵等村的敌人兵力和设防情况。3月9日,第23旅顺利攻占西赵村;10日,攻占了东赵村。23旅的第一梯队已逼近城墙约500米处。李来龙捕捉“舌头”名声远扬。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