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牺盟会唤醒了垣曲民众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5-24

□张喜燕

▲垣南县抗日政府旧址

1936年9月18日,山西牺盟会在太原成立。11月,山西牺盟会就以村政协助员的名义派马铭琪、吉运昌、安世杰、王顺隆等人到垣曲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牺盟会总部又派程延义来垣曲担任牺盟会特派员,正式建立牺盟会组织机构。1938年4月,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建立三个区级牺盟会机构,席彬为垣曲牺盟会特派员,杨国瑞为第一区特派员,石茂才为第二区特派员,鲁松林为第三区特派员,这几个人都是共产党员。三个区级牺盟会建立后,相继在垣曲县72个行政村都建立了村级牺盟会。

反对旧政权的斗争

抗战全面爆发后,由于日军占领了大城市和交通沿线,垣曲由一个偏僻小县变成了连接战略大后方和前线的交通要道,前方抗日军队的兵员补充、枪支弹药供应都要经过垣曲人民肩挑背扛的辛勤转运。18集团军(即八路军)还在垣曲设立兵站及交通线,百姓称为“十八兵站”。当时一个有4个劳力的家庭就需要有两个劳力长期担负支差任务,垣曲民众支差负担之重引起牺盟会的高度重视,牺盟会呼吁驻垣曲的各个抗日部队体恤民困,节约劳力。与此同时,群众反映该县差务局长姚满池派差不公和包庇地主豪绅子弟逃避支差的问题,牺盟会便要求县长撤销姚满池差务局长职务,促使县政府制定出“垣曲人民支差、免差运行章程”,并由县政府公布执行,垣曲人民支差的问题得到合理解决。

当时旧政府有个规定,全县72个行政村的总长(村警)每个月都要按规定日期到政府“点卯”,即缴纳粮款并汇报本村治安情况。1938年秋,日军第三次侵垣被击退后不久,人民生活还没安定下来,有些村的总长在“点卯”时没能及时带上粮款,县政府秘书王润凡就下令,凡未带粮款者重责40大板。事后这些挨打的总长便将情况反映给牺盟会,牺盟会马上发动群众开展驱逐秘书王润凡的签名活动,并到县政府请愿。最后,县政府慑于众怒难犯,将王润凡撤职查办。

陈得禄时任垣曲县司法科承审员,此人贪赃枉法,吸食鸦片,残害百姓,引起群众极大痛恨。为了为民除害,牺盟会研究决定在陈得禄吸食鸦片时将其人赃俱获。不巧的是,在抓捕时出现了意外,使陈得禄逃脱。牺盟会便立即通知县城附近几个村庄的3000余名群众召开大会要求公审陈得禄,此后陈德禄再也没有出现在垣曲境内。

在反对旧政权的斗争中,牺盟会还发动群众开展了反对精建会和敌工团的斗争,以及反对华北督导团的斗争。这些机构都是由国民党和阎锡山组建的专门用来对付牺盟会和共产党的反动组织。牺盟会在群众中大力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不断揭露这些反动组织消极抗日、残害百姓的反动本质,并派共产党员打入这些机构内部,控制、瓦解这些组织。

由于牺盟会坚持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得民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牺盟会在当时的斗争中,能有效地把各界群众(尤其是下层民众)组织起来,汇聚起强大的正能量,使这些旧政权的反动势力和反动组织,在“十二月政变”前,始终不能兴风作乱,垣曲民众的抗战热情也在斗争中得到进一步提高。

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

1937年10月,共产党员崔峒回垣曲为八路军115师扩军,牺盟会便利用自己在群众中的威信大力宣传并动员进步青年参加八路军,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有100多人报名参加。抗战全面爆发后,垣曲成了战略要地,国民党大军云集,有番号可查的就有20个军。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随营学校,这些学校都在垣曲招募青年,但许多青年并不了解这些学校的底细。牺盟会便根据党的指示,利用基层组织力量,积极动员青年到共产党举办的抗日军政大学和晋豫边随营学校学习。仅1938年到1939年,牺盟会就为抗大和晋豫边随营学校及晋豫八路军游击队送去300余名青年学生,而同期被国民党和阎锡山拉走的青年却寥寥无几。

组织武装力量直接与日军作战

1938年3月,牺盟会通过垣曲县政府成立了垣曲人民武装自卫队,共有120多人。同年秋天,这支队伍编入平陆政卫队第三支队第一大队,转战闻喜、夏县一带对日作战。与此同时,时任垣曲县县委书记王唐文又以牺盟会名义在同善镇成立八路军游击队,共有战士80多人,同年年底编入晋豫边区唐天际游击支队。据不完全统计,牺盟会在垣曲先后组织过4次抗日武装,队员近500余人。这些抗日武装随后都被编入了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并转战各地,为打败日军侵略者,解放全中国作出了积极贡献。

举办各种培训班,培养大批干部

1937年8月,第一任牺盟会特派员到垣曲后就开办了牺盟会村政协助员培训班,1938年7月又举办了一期。同年秋,在县城北边的北堡头村举办一期妇救会培训班,在同善镇南堡村举办一期牺盟会干部培训班。1939年春天,还举办了两次军政教官培训班和一次农救会干部培训班以及两次小学教师培训班。在每次举办培训班时,牺盟会都注重发展党的组织,所以这些培训班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养了大批革命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地工作的垣曲籍老干部,绝大多数都是当年牺盟会各种培训班培养出来的革命干部。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1939年前,垣曲县共有牺盟会成员5800多人,这在当时只有6万余人的山区小县,占比之高不得不令人惊叹!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