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汉代瓦当上的文字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9

瓦当,俗称筒瓦头,是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材料。我国古代的房屋多为木结构,为了使椽头免受风雨侵蚀,人们就用筒瓦前端下垂的部分保护屋檐,从而延长建筑物的寿命。瓦当的造型一般为圆形,也有半圆形,称为半瓦当。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瓦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瓦当的使用更加普遍。这时的瓦当除了实用以外,还具有装饰美化的作用。

随着经济繁荣,汉代的国力和文化都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发展。汉代瓦当制作工艺精湛,纹饰内容丰富,既实用又美观。瓦当的纹饰主要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文字。其中文字瓦当在汉代以前极少,至汉时开始大量出现,特别是西汉文字瓦当的数量远较东汉多。汉代瓦当上的文字,一般为4字左右,但是有的文字瓦当上少则1字,多则12字,例如,西安市六村堡出土的汉代“延年益寿,与天相侍,日月同光”方砖。

瓦当上的文字内容多种多样,有表示重大事件或纪念性文字的内容,还有表示宫殿、官署、陵园、祠堂等建筑物名称等。此外,在瓦当上还有不少吉祥话,有的内容至今还在沿用。在瓦当文字中,数量最多的是“千秋万岁”“延年益寿”“长生无极”“大乐富贵”“君宜高官”等有关长寿和富贵的吉祥语文字,这类文字不仅经常出现在瓦当之上,也经常出现在陶器、铜器、铜镜等器物的铭文中。这些吉祥话无一不表达着人们对于吉祥、富贵的美好祈愿。瓦当上的文字虽然有多有少,但其韵味似诰文,也近诗赋。除此之外,文字瓦当的价值还体现在书法上。文字书体以篆书为主,并根据字数多少、繁简因势曲折,灵活布局,给人以安定、舒畅的感觉,瓦当文字布局考究,每一件都体现了古时匠人们的巧思。 (《包头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