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8
□记者 樊朋展 见习记者 张萌芝
近日,从全省2020年度公安机关重点工作成绩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的通报中获悉,在“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中,河津市公安局柴家派出所工作成绩突出,作为运城市公安系统唯一的一个基层派出所受到省公安厅通报表扬。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这是源自浙江诸暨的“枫桥经验”。当这股“春风”吹进河津市柴家镇,便形成了独有的特色。
近年来,河津市柴家镇和我国大多数乡镇一样,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与经济的繁荣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一系列基层治理难题。如何管治才能行之有效,最大程度维护一方平安?柴家派出所结合辖区特点,给出了解决方案——打造全方位守护平安、零距离服务群众的新路。
事实最具说服力:2020年至今,柴家镇辖区农作物失盗零发案、入室盗窃零发案、电信诈骗零发案、校园欺凌零发案、校园周边道路零拥堵,各类刑事治安案件数量大幅下降。
▲柴家派出所所长周东华在群防群治群发布信息
新时代的“笨”办法
组建巡逻队 农村治安盲点成了平安建设亮点
柴家镇共有12个行政村3.2万人。和大多数农村地区一样,年轻人外出打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而农村地区居住分散、点多面广,且留守老人和儿童的防范意识差、防范能力不强。因此,如何提高社会治安水平,是该镇亟须解决的一道难题。
作为维护该镇社会治安核心力量的柴家派出所,因警力不足,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个辖区数万人,光靠所里10多个人怎么行?”该所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决定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在全镇筛选出一批热爱公安事业、有群众基础的群众,组成巡逻队,在辖区进行不间断巡逻,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
该项工作一提上日程,便遭到不少质疑:“这不是搞形式吗?几个巡逻队员就能把治安搞好?”“天天巡逻,能不能坚持下去?”
“当时,我也憋了一口气,这件事一定要做成。”该所所长周东华说。
2019年9月,这支通过政审、面试及法律专业知识、体能技能测试的20名巡逻队员在群众的质疑声中走上岗位。
为了不让巡逻队流于形式,该所制定了详细的工作制度:由派出所派出1名民辅警和3名巡逻队员组成巡逻队,每晚8时至次日天明,对辖区12个行政村进行数次全覆盖巡逻。巡逻完成后,队员要将当天巡逻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并附上照片,发到工作群。
在该派出所的一间办公桌上,放着一摞摞厚厚的巡逻日志、巡逻登记簿等。这些资料从2019年9月至今,一天不落地记录着巡逻队员的日日夜夜。
2019年11月4日凌晨,周东华带领巡逻队员进行夜间巡逻时,在吴村滩地发现3名形迹可疑的人员。经认真盘查,民警在3人驾驶的面包车内发现了洛阳铲、探杆、手电筒等工具。随后,3名嫌疑人被依法拘留。
“探测、盗窃古墓葬的犯罪嫌疑人,还没把工具搬下车就被派出所抓了。”这件事在当地迅速传播开来,群众纷纷点赞:“民警就在咱身边。”
“这件事情,不仅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提振了巡逻队员的士气,还有力地回应了之前大家对巡逻队的质疑。”该所民警说。
自此,巡逻队全天候活跃在街头巷尾,开启了柴家镇群防群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外逃数个月的逃犯,凌晨在柴家镇一处废弃的农房休息时,被巡逻队员发现并抓捕;农村集市上一个又一个小偷落网……2020年以来,柴家镇实现刑事案件零发案村11个,占比92%;治安案件零发案村9个,占比75%;双零案件村9个,占比75%。
▲信息内容
新时代的新亮点
所长当群主 微信服务群众零距离
“户口簿丢了咋办?”
“感谢派出所帮我找到车子。”
……
记者采访期间,周东华的手机“滴、滴、滴”地响个不停。周东华放下手头工作,打开手机,在群防群治的微信群里,耐心地回复群众发来的每一条信息。
“人民公安不光要在群众身边,还要随时出现在他们的朋友圈。”周东华建有20个群防群治微信群,每个群他都是群主,群众有事或发现异常情况可随时@他,他也在群里发现、研判警情。
说起为什么要建群,其实最初的想法还是为了预防电信诈骗。2019年10月,该所接到电信诈骗类的警情6起。面对电信诈骗的高发态势,周东华决定,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跑遍该镇辖区20所中小学进行预防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讲座期间,民警要求所有学生家长必须到场。此外,他们还把普法宣讲延伸到农村、企业、集市等人群集中、案件易发的地方。每到一处,周东华都要面对面建立微信群,大家有情况就在微信群里发布,寻求民警帮助。
“慢慢地,这些群的功能越来越多。”周东华说,“指尖触动之间,就促成了警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增进了群众对民警工作的了解。”
柴家村一名村民遇到一名可疑男子在售卖高档山地车,只要200元,于是立即在微信群里@民警。经查,这辆车是该男子盗窃的车辆。民警根据车上的二维码联系到受害人段女士时,她还不大相信:“我车在楼下放着哩。”结果下楼一看,感慨不已,“我还没发现车丢了,你们就把案破啦!”
“群主,这是真的吗?”有人动员辖区商户注册“云钱包”,山王村一个麻辣烫店主立即将照片发到群防群治微信群。
几分钟后,周东华回复:“民警马上过去。”
的确,周东华不仅出了名地爱琢磨,还闲不下来,眼下,他又“玩”起了“抖音”。
“全国电信诈骗发案量较多,我就研究总结了15种主要诈骗手法,自己上阵,用河津方言制作了10余个预防电信诈骗短视频。开始只想试一下,没想到群众看得津津有味,纷纷转发。”这不,周东华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所长。
近日,河津市公安局党委要求该市各派出所务必建立“警民共建群”,并进一步明确“警民共建群”的宗旨:向人民汇报、让人民评卷、为人民服务、替人民解忧。如今,在河津市公安局党委的倡导下,该市各派出所通过“警民共建群”高密度、不间断转发各类公安工作……
“事找人”变“人找事”
问题遏止在源头 矛盾解决在基层
近日,河津市柴家镇上市村村口,一辆警车开进来,正在大树下唠嗑的几名村民赶紧围了过来,“身份证快到期了,重办需要什么资料?”“身份证多久能办好?”车上的3名民警一边下车一边笑着说:“不要急,咱一个一个说。”
原来,这是柴家派出所的治安巡逻队。过去一直说“出了事,找警察”,然而,新时代的柴家派出所,早已不再是被动地等待求救,而是积极地发现问题,将问题遏止在源头。民警比受害人更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月8日凌晨1时许,柴家派出所巡逻队巡逻至北原村时发现一处居民家大门敞开,屋里不时传出争吵的声音,民警随即停车进入家中了解情况。民警经过近一个小时地耐心劝导,双方都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均表示今后生活中一定加强沟通,不再冲动行事,用心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民警的良苦用心得到了双方当事人的称赞。
去年11月10日22时许,民警巡逻至闻苍线柴家路段时,远远发现公路旁有明火并伴有浓烟,立即驱车前往着火点查看。为防止火势蔓延,民警带领巡逻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投入到灭火行动中。经过近半小时的奋力扑救,熊熊燃烧的大火被扑灭。明火虽然被扑灭,但为防止复燃,民警又带领巡逻人员徒步巡查火灾现场,对仍然冒烟的地方进行一一排查,直到将火灾隐患全面排除才离开。
如今,柴家派出所坚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自觉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持综合使用微信群、巡逻队两个平台,坚持“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三零”单位创建工作要求,不断创新警务实践,最大限度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抓集会盗窃犯、救助迷路老人回家、帮助走失儿童找父母……一年以来,柴家派出所共受理群众求助42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31件,救助走失老人、小孩10余名,收到群众锦旗29面。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柴家派出所办公区域张贴的这幅标语,正是该所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初心。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