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今日运城>

市楹联学会 百副楹联慰英烈 “1号文物”警后昆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8

运城晚报讯(记者 景斌)“一具绞刑架;万年教科书。”“举旗何惧绞刑架;革命惟求理想真。”“绞架铡刀皆腐朽;金镰玉斧最辉煌。”……连日来,市楹联学会发起的联颂“1号文物”活动在全国联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由此拉开了运城联界“楹联颂党恩 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近日,“编号为0001号文物的绞刑架”登上了网络热搜。这是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展览大厅里的一件不同寻常的国家一级文物,94年前,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这座绞刑架上英勇就义。

1950年,中国革命博物馆筹建时,主要负责人之一王冶秋心心念念一定要找回这座绞刑架。他借来了一辆自行车,从东城骑到了西城,终于在德胜门外的一片草丛里找到了它。这座绞刑架也被编号为0001号,由国家博物馆收藏至今。

“1号文物”登上热搜后,市楹联学会迅速行动,发起征联活动,全国联家积极响应。很快,该学会就收到了上百副对联,“凝思绞架,百年奇耻谁之过;展望神州,万里长征党领头”“壮矣!一肩担起九州道义;美哉!两手擎来万代赤旗”“热血铁肩,酷刑妄绞杀先烈;初心使命,真理直辉耀后昆”“一号文物传后世,百年党旗祭先驱”……“这些作品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既歌颂了革命先烈的无畏精神,也弘扬了传承百年的红色精神,具有很好的警示教育意义。”市楹联学会顾问委员会主任岳民立说,“网上展播后,受到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该学会会长王文广表示,百年大党,风华正茂。学会今年组织了系列征联活动,围绕建党百年,传承红色精神,充分发挥楹联的独特作用,为“十四五”开好局、迎接建党100周年营造浓厚的氛围。

扫码观看百副楹联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