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东坡先生爱种橘子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1

因为唐太宗以及后来武则天的大力认证,王羲之“顶流”的地位更是无人可撼动。《奉橘帖》在唐朝就收入内府。这十二个字一直是文人墨客向往的传奇。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有各种关联展品。例如苏东坡的《楚颂帖》:“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尤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至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

《楚颂帖》真迹已不可得,刻本亦非常珍贵(徐州博物馆有一件伪作)。此帖写于《寒食帖》之后一年,有极为相似的、苏东坡书法进入炉火纯青境界的风貌。“种柑橘三百本”显然与“奉橘三百枚”形成深度互文,都与屈原《橘颂》有深度关联。

以苏东坡的地位,他很可能见过这件《奉橘帖》,而且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种柑橘的爱好也与王羲之如出一辙。但是他的果园里品种可能更丰富,他那著名的“喜雨亭”里李柰、杏桃、樱桃、石榴、葡萄都很全,并且作为吃货中的顶流,他可是不放过任何美味的水果,仅以荔枝为例,他就从四川吃到岭南,尝遍各个品种,“日啖荔枝三百颗”,海南的热带水果恐怕也没少吃。

但要勾连到屈原这种精神层面的象征,恐怕还得说柑橘。吉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苏东坡真迹《洞庭春色赋》,第一句便是“吾闻橘中之乐,不减商山……”“橘中之乐”指的是下棋的乐趣,这又是另一个典故,来自于唐传奇《玄怪录》,讲的是四川一个财主家有橘园九亩,某日他看见两个大得不一般的橘子,扒开一看,竟然是两个仙翁在下棋。

(《北京青年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