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牛与文字和文物

来源:发布者:时间:2021-03-10

甲骨文中的牛字十分形象,虽然仅有寥寥数笔,用三个分叉表示,左右是弯曲翘起的牛角,中间是牛头,让人一目了然。金文的牛字有复杂的和简单的两种,复杂的是绘出牛头的正面像,简单的则跟甲骨文大致相同。简帛上和小篆的牛字还保持了甲骨文的风格,但是从隶书开始,则完全和现在的牛字无异了。

讲到以牛为形象的文物,首推青铜器。在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东地发掘M54时,发现一件“亚长”牛牺尊。这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尊。

在陕西省岐山县贺家村出土的西周牛尊,牛伫立、伸颈、翘首,双眼圆睁,张耳抱角,做吼叫状。背上开方口并置盖,盖面上铸虎钮。

清代圆明园十二兽首铜像中的牛首,双角弯曲,双耳呈招风状,双目圆睁,鼻孔明显,嘴巴微张。

除青铜器之外,河南省三门峡市虢国墓地出土的玉牛面也值得关注。玉牛面为片状,玉料为浅黄色,牛头为正面像,双角弯曲对称,高高耸起,双耳竖立,双眼为臣字,没有表现牛鼻,嘴巴处有一圆孔。

还有唐代的陶质生肖牛俑,牛首人身,牛头上双角突起,双眼圆鼓,嘴唇厚实,身穿长袍,衣袖宽大,双手相交于胸前。(《北京青年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