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3-10
古人穿戴,从头讲起。古代汉族妇女的头饰可谓名目繁多。头簪时令鲜花,从汉代就有。唐代女性在春日有“斗花”的游戏,宋人朱淑真在诗中自述“自折梅花插鬓端”,明代才子唐寅《岁朝》写明代女性“鬓插梅花人蹴鞠”,都可见时令鲜花是女性首选。
除了鲜花,自古还有戴胜。戴胜,汉代称“华胜”,宋代称“闹蛾”,明清叫“闹嚷嚷”。这些首饰因材质、形状不同,名称各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元夕》:“元夕节物,妇人皆戴珠翠、闹蛾、玉梅、雪柳、菩提叶、灯球、销金合、蝉貂袖、项帕,而衣多尚白,盖月下所宜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唐颜师古注解:“胜,妇人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释名·释首饰》进一步解释了华胜是一种花形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登高赋诗。”
华胜一般是用五彩的金银箔纸或乌金纸裁剪而成,也有以绸绢为材料,镶嵌金银珠宝的。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记载,从元旦到立春,妇女佩戴华胜,公卿之家“莫不镂金刻缯,加饰珠翠或以金银,穷极工巧”。
华胜,在古代不只是女性佩戴的首饰,男女老幼皆宜。唐宋皇帝在元正大朝会或人日这天,还会赐群臣华胜。宋代尤袤《全唐诗话》讲唐代皇帝,“七日重宴大明殿,赐彩镂人胜。”苏东坡《和子由除夜元日》:“白发苍颜五十三,家人强遣试春衫。朝回两袖天香满,头上银幡笑阿咸。”苏东坡这个53岁的大老爷们,过新年时被家人强行要求试穿新衣,上朝又被皇帝强行要求头戴银幡,以致被侄子取笑。
(《包头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