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河东映像>

牛年漫话 运城牛文物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2-23

□胡春良

农耕文明是中华文明的根,是中华文明的魂,而耕牛呢,则是农耕文明的底色和标杆。自古以来,牛在中华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运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农耕文明有着深厚的渊源,嫘祖养蚕、舜耕历山、后稷稼穑等故事,在此广为流传。而牛耕又赋予这片土地以丰盈的人文。

运城与牛有关的文物,见证和诉说着真善美的故事和情怀。现选取部分牛文物,感受“真牛”运城。

唐代铁牛

黄河大铁牛

2021年,是农历牛年。新的一年被赋予更多美好的期望,“牛转乾坤”“好运如虹”“国泰民安”等。

说起运城的牛文物,最牛不过永济蒲津渡的唐代黄河大铁牛。

黄河大铁牛,亦称开元铁牛、唐代铁牛,是唐代铸造的文物瑰宝。现位于永济市城西15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4尊。铸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年),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

现在人们所见的黄河大铁牛,是1989年出土的。铁牛每尊高约1.9米,长约3米,宽约1.3米,牛尾后有横轴,直径约0.4米,长约2.3米。轴头有纹饰,各轴不同,分别有连珠饰、菱花、卷草、莲花等。4尊铁牛是我国发现的最重(每尊45吨~72吨)、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极为罕见。

古时农耕主要靠牛,因为牛的力气大,且憨厚老实,所以选用大铁牛作桥桩稳固浮桥,是含有美好寓意的。

汉代陶牛

汉代灰陶牛(运城博物馆藏)

陶牛,不仅是宝贵的牛雕塑艺术品,也反映了当时发达的制陶技艺水平。

运城博物馆藏有一件汉代灰陶牛,平陆县博物馆也藏有一件汉代绿釉陶牛。这两件文物陶牛作为河东汉代物质生活的见证,在运城博物馆举办的“河东汉风——馆藏汉代文物展”上展出。该主题展精选了170余件汉代文物,分“股肱要地”“农耕风貌”“生活印迹”“魂兮归去”四个单元,从地理形势、农耕生产、物质生活和精神追求,引领观众跨越千年时光,感受《秋风辞》的文采风流、田园景象的欣欣向荣、物质生活的充实富足、精神世界的瑰丽多彩。

汉代绿釉陶牛(平陆博物馆藏)

“河东”一词,最早见于春秋《左传》,泛指山西南部黄河以东地区。秦、汉时设河东郡,所辖区域相当于今天的运城、临汾两地。魏晋时期,河东郡被分为两部分,南为河东郡,北为平阳郡,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河东”特指运城。牛文物中陶牛、铁牛的汉韵唐风,就是河东大地经典的人文。

农耕壁画

平陆枣园汉墓牛耕耧播图壁画(摄于运城博物馆)

1959年,平陆枣园汉墓中出土的多幅壁画,反映了当时农业生产活动的场景,其中的牛耕图是汉代晋南地区牛耕先进水平的最好证明,画面绘制了一农夫驱二黑牛翻田的情景。

关于此图,有专家认为:“平陆犁耕图只画一人操作,而记载三人,可能是画工省去两人,也可能是由于当时人们已经学会用牛环穿牛鼻子的技术,能顺利控制耕牛了。”

平陆枣园汉墓牛耕图壁画三足耧车复原图(摄于运城博物馆)

也有专家认为:“汉代的牛耕方式最初是二牛三人,操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两人在前各牵一牛,一人在后扶犁耕作;另一种是一人在前牵二牛,一人在单长辕的一侧控制犁辕,调节犁铧入土的深浅,一人在后扶犁。西汉晚期,由于出现了可供调节深浅的犁箭,便取消了掌辕人,又随着使用耕牛技术的进步而取消了牵牛人,因而演变为二牛一人。”

仔细观察平陆壁画,可以看出其中表现了步犁结构的一部分,虽未画出办土(犁镜)以及铧冠,但犁铧、犁底头、犁箭、梢耙、犁衡都可见。这在当时是较为先进的。

平陆枣园西汉晚期墓的另一幅壁画绘有一农夫驾一黄牛用耧车播种的画面,耧斗下的三足尚可看见。耧车在播种时,由一牛牵而一人扶,种子盛于耧斗,耧斗通空心的耧脚,且行且摇,种子乃自下;它可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一次能播种三行,且行距一致、下种均匀。在干燥的黄土高原实行起垄条播有明显的优越性,既省种子又利于保持水分。

《农业技术史稿》说:“耧车是我国早在2000多年以前最先发明的畜力条播器。它是继耕犁之后我国农具史发展上又一重大发明。”而考古发现,铁铧及铧范在晋南的大量出土,表明牛耕在汉代河东郡已推广使用。

《汉书·食货志》说赵过发明用“二牛三人”的“耦犁”并“教民相与庸挽犁”,众多的考古资料也显示汉代已进入“二牛抬杠”这种较为先进的耕作阶段。

牛是富足和力量的象征,与牛有关的文物,为河东大地带来更多的文化自信。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