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原牛”被驯化成仁兽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1-29

3000万年前,原本温暖潮湿的地球迎来季节性的干燥气候,快速生长的绿地在干旱后留下大片富含纤维的茎叶,因此演化出以干草为生的牛、羊等反刍动物。

200万年前,欧亚大陆出现了一种体格庞大、性格凶猛的野生牛,今天我们称之为“原牛”。“原牛”是如今家牛的祖先,若要还原“原牛”的外形,可以用西班牙斗牛为参照,后者颇有“原牛”的古风。从考古以及15000年前法国拉斯科洞窟的公牛壁画来看,“原牛”就是至少放大了1.5到2倍的西班牙斗牛,可以说是仅次于象的大型猛兽。

那么,猛兽“原牛”怎么会走进了人类的生活?地球上与人类共同栖息的哺乳动物有4000多种,最终只有10多种被人类驯化成为家禽家畜,牛可以算是其中驯化最为成功的动物。被挑选成家禽、家畜的动物有一些基本特质:饲料易得且低廉,但是产出高,杂食性的猪和鸡、鸭都属于此类,牛、羊这种反刍动物更是以干草为食,产出肉和奶。总的来说,家牛有肉用、乳用和役用三大功能,数千年如一日的任劳任怨使其广受好评。

无论是西方十二星座,还是东方十二生肖,牛都有重要一席。很多中国人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十二生肖排位本来牛是第一,但投机取巧的老鼠跳到牛角上,成了十二生肖之首,憨厚的牛只能屈居第二。不过,柬埔寨的十二生肖里,牛是排在首位的,也算是为牛平了反吧。人类把勤恳、忠诚、奉献等美好品质赋予牛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它的力量,牛气冲天、牛饮、牛市……和牛有关的词汇总带着一股向上的豪情。(《北京日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