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1-01-12
历史上,新郎最开始是对宦官的称呼。这里还要说一句,宦官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太监。东汉光武帝刘秀就说过“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肯定不是要当太监。由此可见,汉代的时候宦官和太监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礼记》就有“宦学事师”的说法,说的就是学习做官的过程,而跟着国君和皇帝学习,就叫作“宦”。所以,早期的宦官,说白了就是学习当官的人,相当于实习公务员。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一种特别的官吏的学习和选拔机制。
那为什么宦官和新郎又扯上关系了呢?
那是因为这些实习生在实习期间,也是被当作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所以他们身上也有相对应的行政级别,实习期间,这些人的身份就叫作“郎”。
“郎”一开始指的是君主身边的侍卫。因为君主的宫殿周围不是有很多走廊吗,咱们看到电视剧里,站在走廊上拿一个戟的那些人,他们就是“郎”了。
韩信就曾经说过,自己以前在项羽的军中,“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东方朔也担任过汉武帝执戟郎。
这些郎就是皇帝的贴身保镖,除了保护皇帝的安全之外,有时候也会传达命令,或者替皇帝办一些其他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就耳濡目染地学到一些为官做事之道。而“新郎”一词,指的就是这些刚刚担任郎官的年轻人。
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些郎可不完全等同于官员。两者的最大区别是服务对象不同,官员的服务对象是国家,而郎只是皇帝的私人团队。虽然说古代皇权至上,但是那个时代国家和皇帝之间也不是能够完全画等号的。 (《包头晚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