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经济>

从“外部性”看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来源:运城日报发布者:时间:2021-01-11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之路,绝对不是一条好走的路。

想想也对,在市场机制已经如此成熟的今天,在市场氛围已经如此浓厚的社会,如果这是收益大、周期短、门槛低的行当,早就通过市场的供需体系解决了,哪还需要政府关注、政策倾斜呢?

市场不灵的领域,政府就要出手。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那就是往往政府出手最多、用力最猛的地方,恰恰就是市场规律无法有效调配资源的地方。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说到农业废弃物,比如农膜等,不得不提一个词,“外部性”。简单点讲,经济学中的“外部性”就是指市场交易中买卖双方的行为对第三方造成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的,也有负的。正外部性比如人们打了疫苗,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保护了别人。负外部性比如企业生产时污染环境,致使社会付出治理成本、公民健康受损。

结合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来看,农民从生产商那里购买反光膜,但废旧反光膜没有得到合理处理,就对环境造成了负外部性。这样环境治理的成本,哪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必须让反光膜的买卖双方承担,这就是不少地方提出的农膜“谁生产,谁回收”措施,以及农民有义务回收自己使用过的反光膜的理论基础。

同样,类似戴显娇创办的企业,一方面有商业属性,另一方面也有着一定的公益属性。这个公益属性,指的就是其经营行为的正外部性。环境治理是有成本的,特别是在目前行业技术并不成熟、流程还不稳定的时候,由政府从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弥补一部分的经营性成本,哪怕是超越一般性优化营商环境意义上的支持力度,都是必需的,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当然,不仅仅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业,所有类似的有着正外部性的企业,都应该得到更多的社会资源的支持。

外部性是市场无法最佳调配社会资源的一个典型例子,这时候,只能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政府来出手了。

从戴显娇的报道可以看出来,就如何妥善处理废旧反光膜,政府其实是付出了很多努力的。比如,户捡拾、组督查、村转运、站收储、企利用的“五级一体”废旧反光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特别是从上而下的督查机制,政府都在尽可能地保证企业的原料供应。更别提在一些政策支持、财政扶持方面,政府也是做了大量工作的。

政府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企业的支持,也是源于对外部性的考量,为的是推动这个产业发展,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企业需要政府的支持,但从长远来看,更需要自己努力,去闯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充分利用政府扶持的机会窗口,找到更适合自己的盈利模式。

戴显娇让人钦佩的一点,就是更倾向于通过市场来解决问题。他通过大密度的科研与技术创新,实现技术上的领先,在实现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创收的同时,还筹划着通过向外输出技术和模式,获得更大的收益。不得不说,这是一种更为先进和长远的思路。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业,投入多、技术壁垒高、收益周期长,让不少人避之不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进入的人少,意味着竞争少,毕竟目前各个行业基本上都处于充分竞争的状态,找到一个“人迹罕至”的蓝海,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正因为少有人走,那先行者每走一步,都是在“无人区”开拓。没有国家标准,那先行者每个成熟的经验,都有可能转化为国家标准——还有什么比制定行业标准甚至是国家标准更厉害?

从戴显娇这几年的实践可以看出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而且还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更好的消息是,这个行业还有着光明的前景。(陈永年)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