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2-31
张鹏翮,字运青,号宽宇,祖籍四川遂宁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大樟树湾),康熙九年进士。
治理黄河是历朝历代的一件大事。
清朝康熙皇帝刚亲政时,就曾遇到一场大水,河道、运道均被冲坏。每年朝廷通过运河运送七省漕粮四百万石,到北京供应官兵俸饷。运道受阻,自然关系重大。他曾感慨:“我自从坐朝主持国政以来,就把平定三藩之乱、治理黄河的事务和从水路向京城运粮这三件大事刻在太和殿的柱子上,治河事务找不到能胜任的人主持,必然会耽误运粮的大事。”他先后选拔了靳辅、董安国、于成龙等人任河道总督,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黄河仍多次决口,水患严重。
康熙三十九年三月,康熙告诉大学士们:“治河工程的钱粮很不清楚,于成龙因病去世,江南江西总督张鹏翮的品德和气节都很好,就调他补上河道总督这个职位。”委任圣旨下达后,张鹏翮向康熙提出三条要求:撤回靳辅时协办河务的徐廷玺,令其将任内的钱粮交代清楚后回京;撤回于成龙时的河工效力人员,令其将所管工程和钱粮交代清楚;请敕令工部与河臣通力合作,不得任意阻挠河务。这三条奏章,康熙均一一支持,他昭告天下:凡借机勒索河工钱粮而营私舞弊者,斩!
张鹏翮避开工部而直接从朝廷得到款项,便大刀阔斧地治起河来。到任后,他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逢弯取直”“束水冲沙”“开浚海口”同时并举的治河方略,取得显著成效。康熙四十二年康熙第四次南巡,见黄河清水流畅,河道挖深通达,称赞道:“神奇啊!这是我二十年来唯一见到的情景啊!”
此后,张鹏翮治理黄河、淮河近十年,使得“河道大治,下河连年大熟,从来未有也”。
黄淮一带有民谣歌颂张鹏翮的治河功绩:“塘埂筑兮水不通,白驹开兮下河通;海不扬波兮水不涌,民乐其中兮安乐而岁丰!”至康熙四十七年,东抚赵世显接任河督。康熙所下圣旨中有“比年两河安宴,堤岸无虞,深为可嘉”之语肯定张鹏翮。在《御制〈淮黄告成诗〉赐臣张鹏翮》等诗中,就有“安澜宽旰食”“安澜天下知”的句子,诗中“安澜”,指黄河水波平静(也喻时事太平、祥和),由此看出君王因黄河得治而感到宽慰,这宽慰中当然少不了张鹏翮的功劳。
张鹏翮经过治河工作的长年历练,成了当之无愧的治河专家。他总结治河经验,写成24卷《治河全书》,是研究清代治河工程的重要历史资料,对今天的治河工程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水利史》列专章介绍此书,并高度评价:“这不仅于国计民生贡献巨大,而且就其科学水平,也居当时世界水利工程最先进行列。”(《四川日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