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体育>

“气泡”与“云端”——疫情下办赛的变量与增量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2-29

据新华社12月28日电 对于全球体育迷来说,2020年本是体育大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这一切。从东京奥运会推迟,到各大职业联赛停摆,体育界经历了“至暗时刻”。隔离模式下的复赛、线上办赛、拓展赛事场景……疫情下,中国与全球体育人探索着可能的赛事新模式,用对更快更高更强矢志不渝的追求,为世界带来希望。

“气泡”成办赛新模式

“气泡”办赛,即赛事空场进行,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和工作人员集中在一个或几个地方举行赛会制比赛,辅之以频繁的病毒检测,是国内外各大赛事复赛的主要形式。

在国内,具有标志性意义的CBA和中超率先复赛。两大联赛对参赛人员执行严格的健康监测和闭环管理,成为日后各项赛事复赛的样板。而随着疫情形势转好,7月31日,CBA季后赛恢复向球迷售票;中超也于8月22日开始有序有限对观众开放。两大联赛实现零感染,为中国体育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云直播、线上赛的“解渴”效应

疫情期间,云端渐成体育赛事新落脚点。

北京时间5月17日,一场撑竿跳高“云对决”上演。利用自家庭院或训练场搭建的临时设施,里约奥运会女子撑竿跳高冠军斯特芬迪、两届全美冠军内戈特和英联邦运动会冠军纽曼分别在希腊、美国和加拿大上演隔空对决。这场被称为“终极花园对抗”的线上赛在世界田联官网吸引了约15万人观看。

除了赛事“上网”,运动员和队伍也开始在封闭的日子里直播队内比赛、训练。从国羽线上直播与四川队的交流赛,到张继科与退役国手侯英超的线上对抗赛……屏幕两端,运动员拉近了与粉丝的距离,借助外界反馈对自我备战产生激励、督促效果。同时,观众也获得全新观赛体验。

“体育与新技术的结合,对体育本身很有意义。”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张健认为,运动员线上比赛、观众线上观赛的真实度、体验感、参与性等,是值得继续探讨和创新的课题。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