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登录|注册
您的位置:首页 > 钩沉>

南唐制墨大师李廷珪

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2-02

惜墨如金,其字面意思是爱惜墨就像金子一样,多用来指文人墨客不轻易动笔,惜字如命,意蕴文心高洁。说到这儿,或许有人就会问,在世上,有比金子还珍贵的墨吗?世间果真有,即南唐制墨大师李廷珪(原名奚廷珪)所制的御墨。

廷珪墨,传说用松烟墨一斤,掺入珍珠粉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和以生漆、鹿角胶、犀角、麝香等名贵物品,经墨工十万次捶捣才能得一墨。其所制的廷珪墨,为南唐后主李煜赏识,因此赐廷珪国姓,改奚姓为李,并封廷珪为墨务官,所制墨专贡宫廷所用,并常用此墨赏赐功臣。古代制墨一般都是自用自制,没有单独产业。到了南唐,李超、李廷珪父子,不仅有了字号,形成了产业和规模,还因此做了官。

宋朝国初平江南时,廷珪墨连载数艘,输入内库。李墨有商标字号“邽”,且有防伪技术,背印有“歙州李廷珪墨”字样,歙旁“欠”字之左足与州字之中,或其李字之中画与子字之足贯,又与廷字壬之竖画,墨字之右角贯,视之上下相通者为真。

早在宋宣和年间,竟出现“黄金可得,李氏之墨不可得”的奇缺现象。庆历年间,一枚廷珪墨,可卖到一万钱。宋人陈师道发现好友秦观家有廷珪墨,甚是稀奇,便写诗《古墨行》赞叹:“黄金白璧孰不有,古锦句囊聊可敌”,视之为世代珍宝。  (《漯河晚报》)


网站声明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