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晚报发布者:时间:2020-12-01
古代中国有“引车卖浆者流”的习用称谓,泛指做小买卖的平民百姓。
什么叫“浆”?据《周礼》记载,周代有“酒正”一职,职责之一是“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这是周天子的四种日常饮料。“一曰清”,“清”指滤去酒糟的甜酒;“二曰医”,“医”指梅浆,梅子的浆汁,也就是今天常喝的酸梅汤,也有人说是用粥加曲糵酿成的甜酒;“三曰浆”,“浆”指酢(cù)浆,一种含有酸味的饮料,也有人说是“水米汁相将”的米汤;“四曰酏”,“酏(yǐ)”指很清的稀粥,也有人说是将麦芽糖溶于水制成的甜饮。
此外,周代还有“浆人”一职,职责之一是“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这是周天子的六种日常饮料。第一种是水;第二种是浆;第三种是“醴(lǐ)”,即甜酒;第四种是“凉”,指薄酒,也有人说是将米、麦炒熟后捣成粉末,用凉水搅拌做成的薄粥;第五种是医;第六种是酏。此“六饮”又称“六清”,因为这六种饮料的共同特点都是味道清淡。
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一书中写道:“古无茶,浆乃常饮物,故言饮者必及焉。盖浆亦以米为之,似酒而非酒者。其味必酢,所以止渴也。”周天子的专用饮料传入民间,最受欢迎的就是“浆”,这是因为“浆”比水有味道,同时成本又最低、最便宜的缘故,因此“浆”就成为与饭和酒并列的古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饮料,于是后来就把可以捣成汁液的所有饮料都称作“浆”,比如《汉书·礼乐志》载当时的《郊祀歌》中有“泰尊柘浆析朝酲”的诗句,东汉学者应劭注解说:“柘浆,取甘柘汁以为饮也。酲,病酒也。析,解也。言柘浆可以解朝酲也。”“朝酲(chéng)”的意思是昨夜醉酒,今早起来仍然病酒未解,而饮用甘蔗汁就可以解酒。这就是把甘蔗汁称作“浆”的例子。 (《南都晨报》)
运城日报、运城晚报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运城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运城新闻网-运城日报 ”。
凡本网未注明“发布者:运城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